首页 -> 2005年第8期

《雷雨》的研究性阅读教学设计

作者:周云波 张福啟




  一、课题导言
  
  《雷雨》一文可讲的内容很多,这里仅从作品的地位及评价争议入手,以十七岁的周冲为接近学生情感的契合点引入作品的阅读。
  
  二、学习任务
  
  1、走近大师:了解作者情况、创作概貌、艺术见解、创作风格等。
  2、走进作品:对作品的主题思想、戏剧冲突、人物形象、语言特色等有更深入的认识。
  3、提高自己:
  ①通过对作品的深入研读,掌握阅读鉴赏作品的方法,增强文学修养,提高鉴赏能力。
  ②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作品,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作品,用自己的观点表述作品。
  ③学会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查阅、辨析、筛选、整合信息。
  ④关注人的生存需求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感受剧中人物的悲剧命运,在感情的体验与震撼中增强生命意识,滋养人文情怀。
  
  三、过程和资源
  
  (一)课前准备:1、阅读原著和课文。2、观看电影《雷雨》。
  (二)课堂研讨:
  1、阅读原著,提出问题:要求学生阅读原著后,找出自己有兴趣深入、并需要解决的问题,具体明确地提出来,以便研读资料和分析讨论时有的放矢。
  提问示例:
  ①曹禺是如何创作《雷雨》的?他自己对《雷雨》有怎样的评价?
  ②周朴园与鲁侍萍、繁漪及三个儿子之间的难以调和的矛盾在哪里?作品在各种矛盾纠葛中揭示了他怎样的形象特征?
  ③繁漪与周朴园有怎样的矛盾?你怎样看待她与周萍之间的感情纠葛?又怎样看待她的“古怪”?
  ④你对周萍这个人物怎么评价?你怎么看待他与繁漪、四风的感情纠葛?
  ⑤鲁大海、鲁贵、四凤、鲁侍萍属于同一个阶层的人物,他们的性格有什么不同?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说说剧本中鲁大海这个角色存在的意义。
  ⑥周冲为什么会成为悲剧的牺牲品?促成他毁灭的因素有哪些?你怎样评价他?
  ⑦在你看来,《雷雨》是爱情悲剧,命运悲剧,还是时代悲剧?简述理由。
  ⑧恩格斯说,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的冲突。请梳理剧中主要人物的悲剧命运,体会这句话的内涵。
  ⑨有人说,《雷雨》一天之内让三个人死掉、两个人疯掉的剧情未免让读者和观众太过紧张了,于是作者安排了“序幕”和“尾声”来舒解与安抚人们的情绪。关于“序幕”和“尾声”,你认为是加上好还是去掉好?
  ⑩曹禺说:“我用一种悲悯的心情来写剧中人物的争执。我诚恳地祈望着看戏的人们也以一种悲悯的眼光来俯视这群地上的人们。”你能体会作者贯穿于全剧的悲悯情怀吗?
  2、研读资料,讨论问题:针对以上等问题,同学们可以再读原著或课文,然后各抒己见,展开讨论,在讨论中深化认识,提高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注意:教师要在学生分析讨论的基础上或过程中,对重点、难点问题适时地进行点拨、梳理、强调、延伸。
  3、学有所得,当堂反思:讨论时你解决了自己的重点、难点、疑点问题了吗?你记录了同学们的发言要点了吗?在讨论的思维碰撞中,你是否捕捉到了新的灵感?你还有那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三)课后提升:
   1、请提炼自己对作品的感受、理解、认识,参阅相关资源,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关于《雷雨》的鉴赏评论性文字,也可以是读后感,随想等。
  2、回顾、反思、总结研究性阅读全过程中的情况及得失利弊,写一篇学习随感。
  (四)交流借鉴:
  课堂上学生进行交流,教师进行点评,摘录优秀文章发表在校刊《晨曦》上。
  
  四、教学反思
  
  首先,从整个教学流程来看,实现了将探究学习引入常规教学的初衷,为学生展示了一个完整而清晰的有效阅读过程,突出了学习方法和效果的反思,对学生的学习有较强的示范作用。
  其次,借助网络,不仅加大了课堂的密度和容量,而且实现了由课内向课外的便捷延伸。有效网络资源的集中,在学生课业负担重、上网条件并不优越的情形下,免去了漫无边际的查询之苦,有利于省时高效地利用网络资源。
  第三,利用网络进行教学,教师驾控比讲读授课更为宽松,学生从研读资料到完成作业,都可以更为充分地体现操作的个性化与层次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控研读状态、选择作业层级。优秀学习成果的展示、交流、借鉴,也对学生的学习有更好的促进、激励作用。
  第四,课例中,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和互动性看似不足,但实质上“提问示例”与自主研读资料寻求解答的教学环节中,集中地体现了激疑、设疑并解疑解惑的能动探究性。高质量的设问,是研读解困的动因,但问题意识往往是学生最缺乏的,“提问示例”环节,正是基于刺激学生“知困”的需要而设置的,它有利于刺激学生的问题意识,使阅读由浏览情节的“读过”,上升到带着问题研读的“读懂”,再到研读中注重设疑解困、生发属于自己的见解的“读透”,实现阅读鉴赏能力的提升。
  
  单位:山东荣成市职业中专;山东荣成市31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