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8期

《浣溪沙》的创新教学

作者:秦和元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是苏东坡对王维诗画的评论。苏轼本人的诗画作品,也具有这种鲜明的特点。其实,不只是王维和苏轼的作品如此,诗情画意的统一是文学艺术的基本规律。文学作品是现实生活的形象的反映,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总是呈现出现实生活中具体的形象美、构图美、色彩美和线条美。
  法国文学大师巴尔扎克说:“作家必须看见所要描写的对象。”同样,语文老师必须让学生看见文中所描写的对象。老师要使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联想、想象等形象思维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语言积累,还原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形象,使语言文字变成具体生动的画面。从而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陶冶。当然,语文教学主要是靠语言艺术使作品中所表现的画面浮现在学生眼前,将绘画艺术引入语文教学中,不失为一种直观、有效的方法。
  苏轼的《浣溪沙》上阕写景,“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这三句话描绘了三幅清新优美、淡雅宁静的画面。教学中,我让同学们分别用四个字概括每幅画的内容。同学们议论纷纷之后,第一幅有“兰芽溪水”和“兰芽浸溪”两种答案。第二幅是“松间沙路”和“沙路无泥”两种概括。而第三幅则有“潇潇暮雨”、“暮雨子规”和“暮雨鹃啼”三种归纳。对这种种不同的意见,我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答案创作速写画。同学们一下子感到新鲜和好奇。大概是他们上厌了读读讲讲的语文课吧,都以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在纸上勾画、涂抹;特别是那些有美术特长和绘画能力的同学更是如鱼得水,大显身手。五分钟后,一张张稚嫩而形象的速写作品摆在各自的课桌上。我先请同学们谈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及据此创作的画面,然后选择几幅有代表性的绘画让同学们讨论、评价。
  学生1:甲同学的“兰芽溪水”画得很美。兰草又嫩又壮,溪水“斗折蛇行”,清澈见底,还画了鹅卵石。
  学生2:他画的是兰草长在溪水边,这与诗句“兰芽短浸溪”不相乎。
  学生3:我认为乙同学画得好。他不仅准确地表现出短短的兰芽浸在溪水里,而且想象丰富,让兰芽长在岩石的缝隙里,又用小小的浪花表示泉水的晶莹,富有创造性。
  学生4:还富有层次感和立体美。
  学生5:丙同学画的“沙路天泥”太抽象、太单调。不仅不能表现山区的特点,还可以想象为我们这湖区里用沙石铺成的道路。
  学生6:丁同学画的“松间沙路”更有特点。他画了山峰,画了巨石,又把松间的沙路画得弯弯曲曲,崎岖不平。既形象地反映了诗句表达的内容,又富有创意,表现出山区特有的韵致。
  学生7:我认为“潇潇暮雨”和“暮雨子规”都没有“暮雨鹃啼”好。子规又叫杜鹃。一个“啼”字,反衬出画面的宁静,有一种“鸟鸣山愈静,蝉噪林更幽”的效果。每年春天,我观察布谷鸟喜欢边飞边叫,所以我画的是飞翔的、张着嘴的杜鹃。这样的画面静中有动。
  这节课,同学们不仅深刻地理解了诗句描绘的意境,锻炼和培养了同学们的形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训练了他们的表达能力以及审美鉴赏能力,激发了他们学语文的兴趣。同时也懂得了“诗画统一呼唤”的文学艺术的原理。
  语文教学中的美术效应是普遍的。姑且不论“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就是记叙文中也比比皆是。譬如,教《社戏》时,让学生勾勒“仿佛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淡黑的起伏的连山”,可以使同学们形象感受到江南水乡的连山的低矮平缓、起伏不大的特点;上《荔枝蜜》时,描摹“荔枝林深处,隐隐露出”的“一角白屋”,能使学生感知从化温泉荔枝林的茂密,以及联想到那儿丰富的蜜源;学《济南的冬天》时,速写“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的山坡,同学们会更好懂得“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这一修辞手法的妙处……所有这些,都能促使同学们对作品意境的深入理解,培养和陶冶他们的审美情趣。
  把美术引入语文教学,还能建设开放的、具有活力的、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轻松愉快的课堂,激发和培养同学们独特的、创新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精神。因此,有经验的老师很注重美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张晓勤老师(《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3年第三期封面人物)在教《如梦令》时,就“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理解,用画的形式把词的意境表达出来”;并认为是自己最有创意的一次教学设计。
  美术在语文教学中最明显的效应,是开发右脑,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不过,要做到有放有收,不能把语文课上成美术课或者美术鉴赏课。要根据语文教学的目的,借助绘画这一形象直观的手段,引导同学们对文学作品中所描写的对象进行更具体、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单位:武汉市将军路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