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8期

例谈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作者:段海进




  曾获《人民日报》“风华杂文征文”一等奖的《庄周买水》是刘征先生创作的荒诞古怪奇趣的故事新编体杂文(亦称“寓言式杂文”)。作为高中语文第二册的一篇自读课文,了解课文的思想观点,认识寓言式杂文的艺术特点,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自读赏析这篇课文,可抓住文体特点,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把握文章主旨,体会“寓言式杂文”的艺术特点。
  寓言是用简单的故事表达深刻的道理。寓言有情节、有形象。寓言式杂文以隐喻、象征手法去影射生活,针砭时弊。这种文体,本质是杂文,寓言是形式。概括寓言式杂文的主旨,要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对故事情节和人物进行具体分析。《庄周买水》虚构了在20世纪80年代席卷中国大地的下海经商的大潮中,庄周弃文从商的寓言故事。庄周买水受阻是故事的核心事件,是整个寓言故事的支撑点,是能够突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思想、支配全篇布局、具有统摄作用的核心材料。
  自读赏析这篇课文,首先就应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第2——12自然段,看看庄周在买水过程中所受的波折和磨难,与文本第一次对话,思考寓言故事的主旨。
  学生从文本中概述,庄周在买水过程中:
  东海无水(一元) 办事员(冷淡)
  河伯无水(十元) 女秘书(和气)
  濠梁提货单(五十元) 吴主任(热情)
  教师激发学生与文本对话:从庄周买水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
  A.地方越小,希望越大,接待规格越高,态度也越来越好,说明了什么问题?
  B.这个寓言故事批判了那一种现象,讽刺了哪一类人?
  C.河伯在商品流通中,有怎样的投机行为?作者借这个人物批判了20世纪80年代的什么现象?
  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后不难明确:20世纪80年代商品流通领域中存在着以权谋私、哄抬物价,凭空暴富的丑恶现象。而制造这一现象的就是像海若、河伯、吴主任这样的掌权者。河伯依靠权力低价(一元)买水,然后高价(十元)卖出,还发明了卖“提货单”,这种倒买倒卖,大发横财的行为,不正是当年的“官倒”吗?抨击“官倒”的文章不少,象这样把“官倒”表现得如此形象,批判得如此透彻,讽刺揭露得如此淋漓尽致的,则刘征当属第一。
  出人意料的是,庄周急急忙忙赶车提货时,路遇涸辙之鲋,又悲又怨之时,“猛听得一声雷响”甘霖骤降,庄周霍地跃起,击桶而歌。教师引导学生齐读最后5段,与文本第二次对话:作者如此安排结局,妙在何处?
  学生在弄清“涸辙之鲋”的比喻义和“甘霖”的象征意义之后,不难看出:课文的结尾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使作品不止于批判讽刺不正之风这个较浅的层次,而是借庄周这个形象,号召有良知的作家,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干预生活,指摘时弊,为民(象鲋鱼一样的老百姓)请命,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像甘霖一样的清明政治到来的渴望与欢呼。这个巧妙的结尾,提升了庄周的思想境界,升华了作品的主题。
  学生第三次与文本对话,是通读全文,思考“庄周梦蝶”、“濠梁观鱼”、“涸辙之鲋”、“击桶而歌”这几个人物历史典故与“庄周买水”的材料巧妙融合,体现了杂文选材的什么特点?体现了本文的什么特点?学生通过思考不难体会出杂文“不拘一格”、选材广泛的特点,以及本文“熔荒诞、正经于一炉、化历史、现实为一体”的故事新编式寓言的文体特点。
  
  单位:湖北应城市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