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8期

关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思考

作者:冯燕涛




  《语文课程标准》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加强了课程目标中人文性这一重要维度,也为语文教学确立了航标。因此,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理应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教学中应着力弘扬人文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在陶冶情操、张扬个性、塑造人格、培养创新上下功夫。
  
  一、尊重主体人格和人权
  
  “从总体特征上说,人本主义所推崇及实施的方法,不停留于消极的非强制性或反对强制上,而是创建一种积极的充满人性味的师生关系和校园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展露个性,发展人性”。因此,在语文教育教学中要尊重学生人格,尊重他们的自我意志。师生间的关系应由师道尊严转向相互尊重、信任、平等、宽容的关系。要走出封建思想的桎梏,跳出封建道德观念的约束,师生之间如朋友,应大力倡导民主、合作,教学相长,“黑板面前人人平等”,使学生能够“自由地呼吸”。要保障学生愉快学习的权利,让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全面发展自己,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促进学生人格的自我完善。在2003年湖北省初中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中,省一等奖获得者薛永梅老师的《摆渡》一课,老师先自唱民歌《龙船调》,铺设了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进而用多媒体的画面让学生感知摆渡(由此及彼),这种方法关注了初一学生的实际年龄特点,既有利于教学环节的自然过渡,又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对于内容的把握,薛老师又把学生当作发现美的主体,五人一小组上台表演摆渡过程。学生在表演前既要读懂故事情节,又要品味人物性格,在表演时,创造性的再现故事情节,其栩栩如生的表演过程,不就是我们所需要把握内容、挖掘人物性格的显性教学目标吗?而这种尊重学生、鼓励创新的理念比我们枯燥的分析、精辟的讲解无论是显性还是隐性的效果都要好得多,学生也要快乐得多。
  
  二、养育丰富的情感,增强审美性
  
  长期以来的语文学科教育淡化了人文精神,过分追求应试价值,忽视了语文学科在健全人格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导致了学生的个性被扭曲,人格遭冷遇。学生不是为现实生活而活,也不是为理想为活,仿佛是为教材而活,为分数而活,成为麻木不仁、心如止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的书虫,这与我们人文教育的培养目的是格格不入的。亚里士多德曾把全部课程分为有用学科和文雅学科,后者专供闲暇和享受之用,是增进心灵活动的科目。文学教育是情感的教育,要给学生一双审美的眼睛,引导学生养成积极的情感,从文学教育中受到美的陶冶、情的感悟、理的启迪。如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朗诵、适时比较、相机评析教材的内容,让他们体悟那《苏州园林》的优美,《三峡》的壮美,《背影》的真情之美,《老王》的善良之美,《风筝》的忏悔之美,《忆江南》的柔和,《济南的冬天》的淡雅,《小桔灯》的朴实;柳永、李清照词的婉约,苏轼、辛弃疾词的豪放,使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潜移默化中,他们感受到语文是他们最感兴趣的学科,不仅能学到知识,更能学到如何做人,从而实现健全人格的塑造。
  
  三、创设和谐与亲善的人际环境
  
  良好的教学始于良好的师生关系。人本主义教学方法的两大特征就是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和知情意的整合发展。学校教育要创建一种积极的充满人性,情感亲切融洽的师生关系、师师关系、生生关系和校园学习氛围。作为社会的人,通过人文精神的滋养,学生能够善待父母、朋友、同学,善待生存环境,善待自然与社会。传统道德中提倡的“和合”精神,追求天人和合特别是人际间的亲善共融,主体心情的宁静安详,心绪的和平恬淡,心灵的充实愉悦,这与我们今天进行的人文教育是共通的。
  
  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语文教育教学不能只是关注传授多少知识,而应该着眼于发现、发展学生的潜能,着力于学生个性的张扬和天性的回归,使教育教学的过程成为学生自由选择学法、创造性地参与、体验教学的全过程,让课堂教学洋溢着浓厚的人文色彩。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不致因统一的目标、统一的内容、统一的进度而成为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千腔一调的“标准件”,才能使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特点得以展现。比如教学《愚公移山》时,不少学生会提出愚公不必移山,可搬家,甚至认为愚公移山破坏生态环境,教师就应肯定学生的大胆设想,从而唤
  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挖掘出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的新思想在交流中产生,进而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
  总之,语文教育教学应将提高人文素养作为灵魂,尊重人,研究人,完善人,塑造人,从文本和人本的角度高屋建瓴地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学生奠定终身发展的原力和人格完善的动力。
  
  单位:广东阳江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