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9期

语文教学中交流的四个层面

作者:张明辉




  随着教育理论研究和课程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回归的重要性。传统教学那种以教师为中心,漠视学生作用,使学生沦为教学的局外人或受动者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无法适应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回归,要求教师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引导学生全员、全过程参与到教学之中。在调动学生的诸多手段中,引导学生交流,是一种积极的有效手段。语文学科本身就有培养学生交流能力的任务,因而,“交流”在语文教学中更有其特殊的意义和作用。
  语文教学流程中,“交流”应有以下四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生本交流,即学生与文本的交流。
  长期以来,受传统阅读理论的影响,语文阅读教学总在试图帮助学生寻求作者“隐藏在作品之中、等待诠释学去发现的神秘之物”,对作者创作意图的揣摩和作品形式的分析过程中,我们总希望追溯文生义到一个“神秘”的本源,而这个连我们自己都无法肯定的“神秘之物”就是我们考查学生的标准答案。在这样一个追本溯源的过程中,学生(或者说读者)主体的作用是无足重轻的,他们在阅读中必须抛开自我,完全站在作者或作品的角度,殚精竭虑,冥思苦猜。由于作品本身固有的意义不确定性,到头来常常是一头雾水。偶尔猜中,也是“看《三国》流泪——替古人担忧”,与己无关。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最大弊端,就是将学生排除在阅读主体之外,他们只能被动地接受作品、作者传达出的信息,而这个信息可能跟他们毫不相关,自然索然无味,何谈阅读兴趣和能力的提高?
  接受美学则告诉我们,文本与读者在阅读中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一方面,“作品意义的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求作品的意义,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力”,另一方面,“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他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这一新的阅读审美理论,赋予每一个读者(当然包括每一位学生)以“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力”,每一个读者根据自己的阅历和已有的知识、能力储备,即阅读前结构,解读文本,才有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之说,也才有今天中、高考阅读评卷中“无对错之分,有高下之别”的评卷标准。在接受美学指导下的阅读教学,才能真正实现“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更为重要的一方面,接受美学给我们带来的阅读观念的革命,对语文教学中解放学生思想,激发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试想如果把每一次答题或答问看作自己的成果展示的话,谁不愿意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呢?
  阅读观念的转变,使学生与文本的交流成为一种可能。在这个交流过程中,熟读文本、读熟文本是基础工作。这个工作可以放在课堂中,也可以放在课前进行。在与文本的交流中,学生一方面要实现与文本的心灵对话,在领会作品意义的同时,结合自身阅读前结构,赋予文本新的意义,即:“参与作品意义构成”;另一方面,要实现与文本形式的对话,即对语言本身作出分析、判断。
  学生与文本交流的成果形式,一是对文本形成自己的理解与判断,二是就文本提出问题。但对此,教师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并持宽容态度。一来,学生的认知水平毕竟有限,不可与文学批评家同日而语,我们要善于捕捉并肯定学生解读信息中的每一个合理的积极因素;二来,学生阅读前结构参差不齐,我们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别差异,把握相应的评价标准,以保护每一个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第二个层面:师生交流,即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
  学生在实现与文本交流的基础上,还要实现与教师的交流。师生交流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平等对话。鉴于中国两千多年来受儒家师道尊严思想的影响颇深,要实现教育中师生平等对话,有一个教师观念转变和角色转换的问题。主体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本)》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共同进行。”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要彻底改变,倡导教学民主,做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为师生的平等、和谐交流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和良好氛围。
  师生交流的形式多种多样,就现阶段语文教学现状来看,我认为,语文教师应致力于引导学生质疑。学生质疑一般来说有两个层次分别为:基础层次是就解读文本存在的疑问请教老师解惑,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并同样要与文本有充分的交流,成竹在胸,沉着应对,给学生阅读以必要的指导;发展层次是学生能对文本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或内容、或形式、或浅层、或深层,因人而异,百家争鸣。这个时候,教师的平等对话是极重要的。教师绝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居高临下。如果那样,我们就往往只能看到学生的幼稚。教师要站在每一位不同的学生的角度,平视他们,欣赏他们的每一个问题,因为提出问题的勇气本身就值得赞赏。教师还要善于捕捉学生问题中智慧的火花,肯定其问题的价值,表扬其进步,激发其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浓厚兴趣。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态度要真诚,不能“虚假表扬”,不能为激励而激励,在与学生平等、真诚交流的前提下,教师也要适时指出学生思维、理解的误区,为学生提出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同时,教师也应事先准备或适时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把学生交流后的探究引向深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师生交流不流于形式,注重效益。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师生交流永葆生命活力。
  第三个层面:生生交流,即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师生间的双向交流,较传统教学中的教师“一言堂”,应该说已是一个教学观念和方法的质的飞跃。在这样一个模式中,师生的地位、价值都得以保护和体现。教学中的每一个人都成为这个活动的主角,特别是学生成为课堂主角,这对于激活我们当前缺乏活力的语文课堂,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就人的思维而言,这种双向活动,从长期来看,还是简单的、单调的。久而久之,也会令人生厌。同时,就师生关系而言,长期几十个学生向一个教师质疑,无论多高明的教师也是难于应付的。因而,除师生交流之外,学生与学生交流,形成三维互动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十分重要的。
  生生交流,在语文教学中,也有三个层面:一是就文本展开讨论,如文本中的某一个观点、某一个人物、语言特色、或者文本间的异同比较,都可以作为学生讨论的内容。新教材在编写上,本身就很注重学生的讨论,许多课后思考题,都是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讨论的好话题。二是就学生关心的某一个话题展开辩论,这个话题可以从文本生发而来,也可以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某些社会热点问题,如中学生比较关注的足球问题、网络问题、伊拉克战争等,都可以给学生议一议、辩一辩,一方面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另一方面也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读写听说的全面发展。三是自主组织其它语文活动,如文学社团活动,语文实践活动等,促进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意识和能力。
  以上三个层面的生生交流,逐步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对学生能力要求也不相同,应该说是学生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由低向高发展的三个阶段。我们既要重视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加深对文本的认识,又要充分利用好语文活动,引导学生大胆实践,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由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跨越。
  第四个层面:生网交流,即学生的网络交流。
  人类社会已经迅速步入信息化社会,网络正以迅猛发展之势进入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越来越感受到网络对我们生活、工作、学习的深刻影响。语文教学同样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引导学生在实现与文本、与老师、与同学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与网络的交流,尽情享受现代文明成果带给我们的便利,使网络技术“为我所用”,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益和水平。
  网络的最大优势是快捷、信息量大。学生与网络交流就是要充分利用好这个优势。首先,利用网络,查找语文学习的相关资料,将大大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对作家相关背景资料的查找,对学生深刻理解文本十分重要,以前学生只能通过买相关辅导资料,或上图书馆查找,耗钱耗时,很多学生做不到。但在网络世界中,学生只须轻点鼠标,输入要查找内容的关键词进行搜索,很快就会查找到相关的完备的学习资料,这种学习方式省钱省时,深受学生欢迎。新教材也注重了这个问题,课后练习中一般都列有相关资料查询的网址,更大大方便了学生。其次,利用网络阅读,也具有传统阅读手段所不可比拟的优势。现在,许多学校实现了图书管理现代化,大量适合学生阅读的文学、科技、艺术等方面的作品都已上网,学生通过网络可以阅读到自己喜爱的作品,这无疑对拓展学生的阅读面,提高阅读能力是大有裨益的。第三,利用网络,对于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也大有帮助。当然,这里面有一个网络道德素养培养的问题。
  另外,借助网络,学生与文本、与老师、与同学的交流也更加方便、快捷,甚至在假期与老师、同学实现远程交流,使教学打破了时空界限。这种多维的、立体的教学模式的建构,无疑是教学的新境界。
  总之,“交流”已成为现代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思想和方法。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致力于营造民主和谐的交流氛围,引导学生尝试交流、自主交流,培养交流意识,提高交流能力,逐步形成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单位:武汉市育才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