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9期

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变”

作者:肖兴明




  语文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之一是“语文综合性学习”。而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关键又是一个“变”字,不仅有教的变革,更有学的更新。本文就分别从“教”和“学”的角度,谈谈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变”。
  
  一、“教”的变革
  
  1.教师理念的转变
  综合性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均是学生自主解决或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解决,学生要充分地“参政议政”,充分地“当家作主”。老师在整个过程中的指导是必要的,但不能干涉太多,否则,语文综合性学习就将蒙上较浓的个人色彩。可是,教师又必须满怀热情地投入到整个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时遇到的困难和需要,给予适时的鼓励和点拨,并争取学校的,家庭的,社会的多方面的帮助,为开展综合性学习营造良好的气氛和环境,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并进一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监督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参与到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来。
  2.教学方式的改变
  语文综合性学习面向生活,不局限于课堂,不拘泥于教材,而是在社会大课堂中去感受,去体验,去探究,去创造。它追求的是让学生在行动中感知,在探究中获得,在交流中提高,在创造中升华。这一过程是教师低控制度的教学活动,教师的“教”是隐性的,辅助的。教师不再以传统的学科界限框住每个学生对学习的自主选择和重组,不再以固定的结论锁定学生自由对话的进程,不再以统一的评价标准衡量多样的学习个体和成果。
  综合性学习不仅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而且老师的参与程度也加深了。老师要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在平等沟通与合作中实施教学,以积极的姿态与学生一道走进生活,去体验感悟,去对学生的活动加以指导。
  在综合性学习中,语文知识不再是老师关注的惟一焦点,教师更要关注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如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及学习成果。如“关注伊拉克战争”这一主题,学生选择的关注点多种多样,有的关注“武器性能”,有的关注“战争的危害性”,有的关注“战争的背景”,有的关注“世界舆论”等等。即使是同一关注点,有的侧重知识学习,有的侧重情感倾向,等等。因此,老师要适应个别差异,实施个性化教学。
  由此可见,综合性学习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同时,也在变革着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的专业水平在这种变革中得到扩展和提升。
  3.教学内容的革新
  综合性学习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这种开放性主要表现为内容的多样性。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不局限于语文学科特定的知识体系,不局限于语文能力的某个方面,也不局限于作为“例子”的教材,其内容更多的是来源于社会,来源于自然,来源于学生自身的各种类型的生活,真正体现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语文与社会的联系。例如:“风景这边独好——爱我恩施”“走进2008北京奥运”“我的父亲母亲”等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必然要突破过去语文教学相对封闭的状态,走出教材,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在大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去学语文,在语文天地里关照广阔的社会生活。
  
  二、“学”的革新
  
  1.学习方式的复合
  学习者持续一贯地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称为“学习方式”。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成为人们十分熟悉的对学习方式的一种区分。新课程语文学习强调探究式学习,但并不拒绝接受式学习。因为无论哪一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土壤和价值,这一点概莫能外。此外,学习方式按学习者控制程度可分为自主学习和他主学习,按学习者掌握内容的心理状态可分为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按学习者参与的形式可分为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等等,都应该在综合性学习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综合性学习的过程必然是多种学习方式相互结合的过程。
  2.学习能力的综合
  语文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听说读写思乃至实践能力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学生不可能是一个把字词句篇语法修辞等语文知识和能力分门别类安放的书架,也决不是一件为完成某种简单的工作而运转的机械。植根于多个学科领域的综合性学习,它需要学生既能组织策划,又能协调实施;既能独立学习,又能合作探究。因此,综合性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多种能力相互渗透,相互支撑,相互触动,竞相发展的过程。
  3.学习效益的提升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人的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各种知识的积累和各种能力的提升的过程。突破课堂和学科界限,让学生在多种学习方式的运用过程中增长更为广泛的知识,锻炼和形成多样化的能力,经历更为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思维过程,掌握更为灵活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开阔视野,达成发展,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提升素质。由此可见,综合性学习是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元目标的高效益的学习过程。
  
  单位:湖北恩施市舞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