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9期

给学生提供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

作者:余业和 聂念清




  语文学习离不开生活,而作文是生活的直接表现,怎样把作文引进生活,其关键是创设生活情境,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深入生活的空间——读、看、听、说、写。
  1、给学生提供一个读的空间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圣人之言,古今皆然。所以多读,既有利于学生积累生活素材,解决“无米之炊”之苦恼,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感悟生活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首先要求学生反复诵读教材,要求学生读出教材中没有的东西,要读出作业,练习中没有的东西,这种只属于自己的东西,便是“出新”,便值得肯定。久之,学生便会发现:“我”的潜能是巨大的,是可以超过名人名家的,无形之中,学习兴味更浓,读风更盛,新意也倍增。其次要求学生扩大课外阅读量,每学期每个学生必须读一部名著。
  2、给学生提供一个看的空间
  为让学生能够多一条接触社会,了解现实的途径,培养他们“看”的能力,我向学生提出了“看电视、看报纸、看身边事”的三看要求。从看电视、报纸中了解时事、学习知识,成了我班学生每天的必修课。
  3、给学生设置一个听的空间
  听、读都是信息收集的主渠道,培养学生听话能力,对提高阅读时对信息的快速筛选、理解等方面,都可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例如:在讲《海燕》时,先放录音带,让学生听,把学生引入情境,从听中整体感知课文,然后请学生谈听到的内容及自己的感悟。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更为广泛的听的环境,每节课安排5分钟的说话时间,由两三个学生根据《今日说法》、《新闻》等电视内容说话,其它学生听后谈感悟或作点评。
  4、给学生提供一个说的空间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说话能力是一个人的思维层次、文化底蕴、个性特征的综合反映。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不少学生“说不出”,即不能把自己的真实情感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给学生提供一个说的空间。在学校我长期坚持每节语文课前5分钟的说话训练,语文课堂上学生谈感悟,每周还组织一次以“说”为主的班会活动、个人演讲等专题训练。在家里鼓励学生把自己喜闻乐见的事讲给父母亲人听。这些措施都大大提高了学生说话能力。
  5、给学生铺设一个广阔的写作空间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求学生把自己印象最深、体验最深、最感兴趣的事物随手记下来,把实体语言变成书面语言,然后引导学生选择不同角度,提炼一个自己熟悉的主题,谈认识和感悟,这种认识感悟可以是一句话或一个片断,也可以是一篇完整的文章,只要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成理即可。由于长期的积累生活材料,从根本上解决了写作中的“无米之炊”问题,前面一系列的训练,都是为写作打基础,因此,学生作起作文来,便轻车熟路,得心应手,又由于学生材料来源于社会生活,从选材上避免了雷同,可以说学生的作文百花纷呈,各具千秋,佳作不断涌现。
  总之,“读”、“看”、“听”、“说”、“写”是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它充分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实用性。这种训练体系才真正体现了素质教育和大语文观,才能真正还学生一片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
  
  单位:湖北竹山县茂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