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9期

激活学生思维 培养创新能力

作者:欧 琳




  要培养创新能力,首要的前提是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抱怨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思路狭窄。而思维训练正是要解决这个问题。特级教师于漪说:“思维是认识活动的核心成分,是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也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中心环节。”因而教学中须千方百计开启学生思维的门扉,让他们的脑子动起来,转起来,培养他们爱思、多思、善思、深思的习惯,训练其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发掘解放他们一切潜能,使他们的个性得到更好的张扬,从而从根本上改变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的尴尬局面。
  
  一、要善于启发和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
  
  “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要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有些同学,基础较差,不自信,认为“创新”离自己太遥远了,毫不相关;有的则认为“创新太难了”,望而止步。故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创新的萌芽,给予学生以肯定、激励,驱动其内在情感,促使他们自我革新,积极进行创造思维,使创造思维逐渐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应该看到,我们的学生尽管被应试教育强迫同化,但作为一个人,他的天性中仍有自觉或不自觉的创造力的作用。一个称职的老师,要重视营造积极思维的氛围,建立开放型教学模式。让自己成为火种,去点燃学生的智慧之火,去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创设积极的思维状态,使学生思维,课堂,教材都活起来。
  
  二、精心命题,锤炼学生思维品质
  
  激活学生的思维,更重要的是在题目设计上有意识地加以引导、要留足思维翱翔的空间,充分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
  1.大胆求异,反弹琵琶
  创新思维是一种“标新立异”的思维能力,在思想正确的前提下,能以“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魄力、冷静、自信、执著去揭示某个权威言论的疏忽、残缺以至荒谬,去探究人们尚未发现的奥秘或被世俗忽略了的事物的本质,去发现一片“新大陆”。
  最常见的就是某些名言、成语,有一定的哲理性,人们亦习以为常,形成一种思维定势,未敢在“班门”前“弄斧”,那么,一个“任选一成语或俗语,运用求异思维予以新解”的题目,就能大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通过这样的训练,让创新思维告诉学生,“弄斧”必须到“班门”!没有“异想”,哪来“天开”?如“东施效颦”,该词原用来嘲笑那些不顾自身条件,生硬模仿别人的人,若用逆向思维,我们可用之赞扬东施那种敢于效颦西施,虚心好学的精神,还可进一步思索:假若东施效颦西施时,善于通过比较,扬长避短,是可以赶上甚至超过西施的。
  如学完《廉颇蔺相如列传》,对蔺相如廉颇,大家交口称赞。但有位同学发表了与众不同的看法。他说:“我喜欢赵王。”并有理有据地说;“蔺相如本来是一位官职卑微的小官,赵王看他有才华,就大胆地使用他。秦国本来虎狼之国,在赵王与秦王面对面斗争时,蔺相如都挺身而出,战胜强大骄横的秦王,维护了赵国的尊严。每次斗争胜利后,赵王就对蔺相如破格提拔。我就喜欢赵王敢于大胆使用人这一点。”可见,学生的思维一旦活跃起来,就会有独特的视角,独到的发现。
  2.为作文插上想象的翅膀
  想象是创新思维的最佳表征。黑格尔曾高度赞扬过想象:“对于艺术家来说,如果说到本领,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实质上,不独是艺术家,人人都有想象的本领,中学生尤其有想象力。我们教育者就要巧留艺术空白,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如《项链》一文的结尾不仅使女主人公大吃一惊,而且使读者也颇感意外。真相大白后,将会如何?这一结尾留下了大空白,想象的余地很大,我让学生续写,发现他们想象力十分丰富,进行了种种合情合理的延续,创设了种种不同的情景,充分地表现了思维的丰富性和深刻性。
  3.多向多角度联系,拓展学生的思维
  多向思维,多向联系要求发挥思维的活力,从正反、上下、内外、前后等多方面去思考问题,寻求解答问题的答案,它能散发出众多新颖、独特的信息,使学生面对每一个话题都有话可说。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纵横驰骋多思遐想的习惯,让其思绪在广阔的天地里遨游,写出奇、新、美的境界。扩大思维量,提高思维变通性和流畅性,让他们去体味“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奇妙境界。
  4.赋予内容一个新颖的形式
  革故鼎新。除了立意上要考虑创新,在作文的体裁上也要多加考虑,不必循规蹈矩、墨守成规。在体裁上动了一番脑筋,同样的内容就会耸身一变,全盘走活,从而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如“诚信”这一话题下的《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将体裁处理成了诊断报告的形式,还有写成故事续写的《诚信漂流记》等,都给人非常深刻的印象。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精辟地指出:“谁要想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首先要发展他的思维能力,离开了思维,单独发展语言是不可能的。”因此,作文教学抓住思维训练这个环节,才是真正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和核心。
  
  单位:四川绵阳市科学城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