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9期

初中生阅读古诗的心理障碍与对策

作者:沈芳定




  初中生阅读古诗的心理流程,一般经历感知理解语言文字、形成意象、体会情感三个阶段。因此阅读古诗,首先要接受诗的信息,感知语言文字,理解词句意思;二是要在理解字面意思的基础上展开想象,领会意境;三是要探究诗的言外之意,体会诗所蕴寓的思想感情。这三个阶段,是体现理解古诗的三个层次,现代中学生接触诗词少,而接触古诗更少,因此,诵读理解古诗的三个阶段都有可能产生心理障碍。只有克服心理障碍,才能从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真正读懂古诗。
  
  一、感知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是一种符号系统。接受符号信息的过程是同化和顺应的过程。所谓同化,就是把新的信息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所谓顺应,就是调整原有的认知结构或建立新的认知结构,从而适应对新的信息的吸收。古诗的语言属古汉语范畴,与现代汉语相比,有它特殊的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句子形式。初中生阅读古诗不多,其同化和顺应都比较困难。
  初中生感知古诗语言,遇到的问题往往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一些词汇所表示的事物现代少见,或者不见。如:“朔气传金柝”句中的“金柝”,“留取丹心照汗青”句中的“汗青”。其二,古诗中一些词汇的意义和现代语有很大的差别。如:“青春作伴好还乡”句中的“青春”,“妆罢低声问夫婿”句中的“夫婿”,初中生大量接触的是现代汉语的词汇,初步形成了理解现代语汇的心理图式。只有弄清古诗词汇和现代语的对应关系,才能实现同化。具体做法有:表示古代事物而现代生活中不见或极少见的词,可由教师直接解释。如:“金柝”这里指刁斗声,刁斗,古代军用器具,铜制,白天做饭,夜里用来打更。“汗青”古代用竹片写字,编集成书。写字前把竹片先用火加以烤焙,使它出汗(蒸发水分),便于书写,并能防蛀,这个过程称“汗青”,因此“汗青”解释史册。如果让学生自己捕捉词义,这对他们要求太高,不容易理解准确,反而起消极作用。古今词义相近的词,可让学生查字典等解释。
  在句法意义方面,古诗使用文言句法,加上格律限制,有它的特殊性。如多用省略句、倒装句和紧缩句,脉络似断实连,跳跃性大。要使学生用理解现代语法意义和句子形式的心理图式去同化古诗,教师必须把倒装句顺装,把省略句的省略部分补上,把紧缩句还原为常式,有的还需调整句子结构。
  
  二、领会诗的意境
  
  在理解古诗字面意思的基础上,要让学生想象诗的意境,形成意象。要根据诗所提供的信息,从记忆仓库中调动有关表象加以补充、领会,进行再造想象,形成诗的意象。如果头脑中表象积累不够,形成意象则会发生困难。初中生阅历浅,直接表象不足,读的书少,特别是历史方面的书更少,而且间接表象的积累也不足,因此领会古诗意境常常发生心理障碍。如《春望》一首,学生头脑中缺少唐代人发式的表象,难以形成“白发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意象。帮助学生克服形成意象的困难,办法有:1、提供直观,如教“白发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样诗句,可提供古代发式挂图。2、提供有关知识,启发学生从有关书籍、电影、电视中得到联想,形成间接表象。如《朝天子、咏喇叭》,可启发学生联想影视中土匪、地痞依仗权势,任意欺辱,大肆搜刮,作威作福,残害百姓的片断,想象诗歌描写的情景。3、语言描述,引起想象。描述比直译具体。通过描述,使学生在头脑中出现相应的图画。如《入若耶溪》,教师绘声绘色地细致加以描述,那么王籍在诗中所描写的泛舟所见所感,刻画的一种幽静美丽的艺术意境,犹如一幅动中有静的山水画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尤其是“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两句,更是千古绝唱,被誉为“文外独绝”,更能深深打动学生。
  
  三、体会思想情感
  
  体会古诗的思想感情,是真正读懂古诗的标志。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离不开当时当地的情况。由于时代的变迁,体会古代诗人的思想感情就有困难。
  怎样引导学生克服体会古诗思想感情的心理障碍呢?1、适当介绍诗人写作的背景,让学生了解当时当地的情况。如:教南宋李清照的《绝句》,南宋陆游的《示儿》,近代秋瑾的《对酒》等,就应该介绍该诗作的时代背景,那么学生体会作者表达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就减少了难度。2、以情激情。促进学生情感迁移,使学生和诗人情感产生共鸣。如教苏东坡《水调歌头》一首,可启发学生联系自己和亲人的感情,想象如果自己和亲人分处异地时,将如何思亲,遇到过年过节一人独处,心里又会是什么滋味,再体会“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不难了。3、披文入情,从诗的内容探求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诗歌蕴含的哲理。如《塞下曲》,可抓住诗歌内容:李广夜里误石为虎,射石投矢的情节,进行分析,体会诗人对李广将军的赞叹之情。4、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诵读、品味。要教学生一边诵读,一边思考诗歌内容,在头脑中画画,反复吟味,体会思想感情。如教李白《早发白帝城》这首诗歌时,可做想象性朗读,第一句“朝辞白帝彩云间”,描绘了白帝城的美丽景象,朗读的速度要放慢,语调要提高,好象诗人依依不舍而去,又像是在慢慢欣赏白帝城的美丽景观。第二句“千里江陵一日还”朗读时速度加快,语调下降,以体现江流的急速,诗人回江陵心情的急迫……这样帮助学生体会轻快的小船向前飞驶,重重山峦一闪而过的景象。
  
  单位:浙江宁波市联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