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9期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
作者:黄绪宽
作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1、消除学生作文的畏难情绪,树立能写好作文的自信心。作文难,很多学生害怕作文,提起作文就唉声叹气,教师出了题目,学生咬着笔头,绞尽脑汁,苦苦思索,可终究是把过去的旧作稍加改动,抄在作文本上,就算成了,虚情假意,千人一面,人云亦云,像这样,怎么能锻炼思考,发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种现象的存在,一方面与学生作文心理、作文习惯有关,另一方面与教师的命题及平时对学生作文的要求有关。要改变这种现象,应先从教师一方做起,命题要切合学生的思想与生活,使他们有事可记,有物可状,有理可说,有情可抒。越是学生观察过的、体验过的事物,他们就越能写出所思所感来。学生有了作文材料,又因无华词丽句来表达而为难,教师应当让学生明白,平易朴素的语言也是一种美,而且这是对作文形式的一种基本要求。而且,教师对误以堆砌词藻为美的作文要给以批评,对写得平易朴素的作文应极力给以赞扬。这样要求学生作文,作文就不会成为一种特别困难的事,而是和生活一样平常的事了。教师应多拿学生观察过、体验过的事物让学生作文。如以“亲情”为话题作文:有人说,世上种种情感,亲情最原始、最真实、也最长久。亲情,是妈妈怀抱婴儿时的微笑,也是爸爸牵引幼儿时的专注;是爷爷送我上学时的蹒跚脚步,也是奶奶哄我睡觉时的句句好话;是我对爷爷、奶奶的搀扶,也是爸爸、妈妈对我的责骂;是女儿出门时听到的声声叮咛,也是儿子归家时闻到的阵阵饭香;是询问,是包容,是牵挂……,可以说,亲情是滋润人们心田的甘露,是维系游子心灵的纽带,也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源泉。请以“亲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2、引导学生观察事物,体验生活。它不仅可以取得写作材料,而且能培养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人、事、物、景是观察的对象,教师要指导学生细心观察对象特征,特别是容易被忽略的重要特征以及事物变化中的带有阶段性的特征。同时,要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这样,而不是那样,也可以让学生想象对象过去可能怎样,未来又将会怎样。鲁迅先生说:“不要看了就写,观察了又要观察,研究了又要研究,精益求精,哪怕是最平凡的事物,也能创造出它的生命力来。”这些话深刻地说明了观察、思考和创新的关系。如做下面的观察和写作练习,是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
①认真观察一个人物,注意观察这个人物的服饰、语言、动作特征,注意观察这个人物喜爱做什么事,与其他人物的关系。观察后,写一篇文章。
②文章里经常要写风、云、雨、雪、雾、霞、山、水、花、草、树木等自然现象,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些自然现象,特别注意它们的变化情况,把观察所得写在笔记本上。
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模仿与创新的关系。写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文贵己出”,说的是好文章都是作者自己的独特的生活感受和艺术构思。然而,模仿却是创新不可缺少的基础。人非生而知之,不管做什么事情,掌握什么技能技巧,总要有一个学习模仿的过程,写文章也是如此。把模仿作为写作的一个环节,就要多读优秀作品,学习构思方法和写作技巧,并用相近的题材或手法进行仿写,然后与之相比较,找出不足之处加以改进。模仿是一种学习,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而一切成功的运用,本身就必然包含着创新的因素在内。明代何景明以筏喻学:“佛有筏喻,言舍筏则达岸矣,达岸则舍筏矣。”意思是说学习前人之法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不循成法便无所得,一有所得就必须舍弃成法,只有这样,才可能“自创一堂室,开一户牖,成一家之言。”模仿优秀作品主要是领会作品的精神实质,创作时,应该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事物的具体情况构思运笔,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有新意的好文章。因此,要求学生“读书破万卷”,并长期作仿写练习,且力求创新,也是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如学习朱自清的《春》后,让学生做仿写练习:
①以《美丽的春天》为题目作文,选用几个具体事物突出春天的“美丽”。
②认真观察秋天里的山、水、草、树、雨、人等,然后以《秋天》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4.鼓励学生写想象作文。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发明创造,要使文章内容新颖,充分发挥想象力是一种好的办法,发挥想象力,对优秀作品进行再造,如扩写、改动,续写可以创新,或者练习写寓言和童话等,也可以创新。写想象作文,可以发展想象力,激发创新意识。
总之,作文教学应消除学生作文的畏难情绪,树立能写好作文的自信心,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模仿与创新的关系,引导学生观察事物、体验生活,发展想象力,激发创作热情,写出新颖独特、有真情实感的创新作文,从而培养创新意识。
单位:重庆市城口县修齐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