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9期

写作教学拾零

作者:杨金殿




  学生写作是语文水平和能力的综合体现,目前不少学生家长反映学生写作水平低;教师也时常听到学生发出“写作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在写作教学方面,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一、为学生写作引好路
  
  首先,写作要先有“格”,后无“格”。曾经记得有位写作名家说过:“文无定法”。“文无定法”不错,但是,如果对新接触一种写作文体的学生灌输这个理论,那么定会使学生感到困惑。如我在安排学生学习写议论文时,在学习范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按照议论文惯用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形式来安排文章的结构,在“分析问题”部分又按照“正面说、反面议、举例子、驳异议”的论证顺序去构思写作。我先要求学生套用这个“格”,看起来是死板僵化了些,但对初学议论文写作的学生来说,会得益于其有章可循。
  其次,范文引路。仍以议论文写作为例,在现行教材中《师说》《六国论》《拿来主义》《改造我们的学习》《时文三弊》等,都是议论文的优秀篇目。这些文章无论是在中心论点的突出上,还是在论证结构的安排上,也无论是在论证形势和方法的运用上,还是在语言的论述上,都是议论性文体写作练习的范例。另外,这些文章大都内容不很复杂,结构也比较简单,可以说,短小精悍,易于学生把握、模仿。教学时有意识地从写作角度与学生认真而反复的学习,对文章进行深入细致地剖析,引导学生捕捉写作思路的同时,力争使学生直接感受到写议论文并不难,从而树立起写好议论文的信心。
  第三,构思引路。在安排学生写作练习时,遵循“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原则,注意选择现实生活中学生比较关心的焦点话题来作文。如“现代青年谈追求”、“网吧中的利与弊”、“适者生存”、“我心中的房子、车子、票子”等。在相似的论题中,选取其中的一个,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们一起分析交流,进行构思引导。课堂上,学生们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开动脑筋,各抒己见,一边讨论,教师一边在黑板上勾画出详细的写作提纲,有的作文题还常常会讨论出几个写作框架。
  
  二、让学生有感而发
  
  我们都会有这样的体会,胸中无货,强憋是憋不出来的。让学生有感而发,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
  做法之一是结合讲读课文写作。结合讲读课文写作,即讲什么体裁的文章就练什么体裁的作文,模仿范文进行写作练习。如学习了《故乡的榕树》就安排学生写《故乡的的葡萄树》,学习了《改造我们的学习》这篇文章就安排学生写《改造我们的班风》,学习了《时文三弊》就安排学生写《网吧中的利与弊》等。
  做法之二是抓住课外丰富生动的生活时机,引导同学们去写。如新生入学后都要安排两周的军训,体验军人的生活;学校每年都要召开一年一度的秋季运动会;课外活动时间,有的去阅览室,有的去篮球场等。每当活动结束,我就抓住时机出题作文,学生都先后写出了《军训有感》、《运动场上》、《阅览室一得》、《操场一角》等作文,作文题看起来是老生常谈,但学生是新学生,同学们普遍能“为事而作”,而且每次都会有不少生动感人的好文章。
  做法之三是先看电视录相,尔后让学生写作。在作文课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录制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新闻调查”、“今日说法”等电视节目中的一些内容,让学生看了,在老师的引导下去感受鉴赏,去参与评说,去练习写作。这些内容都取材于现时社会,又都来源于实际生活。他们中有以做人为本、拒受腐蚀的正面楷模,也有见钱眼开、以权谋私贪赃枉法的反面典型;他们中有视党的事业如生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为民爱民的好医生吴登云;也有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刻苦钻研业务勇于再次创业的“老兵新传”;他们中有爱心献给他人挽救失足青年的焦淑云,也有借助案例向青年学生普及法律知识的“不该发生的悲剧”,还有举世瞩目的、感动人心的航天英雄杨利伟等,学生们看后乘兴而发,随机而发,在短短的十几分钟里,就能写出观点鲜明、认识深刻、思路清晰的七八百字的短文,有不少的学生还有写起来停不下笔的感觉。
  
  三、学生写作不要一次过
  
  谈到写作教学,让学生“多写”是某些人的经验之谈。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多”也是有前提的。在我们的教学中,有些老师,在批阅学生作文时,就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写出眉批与总批,学生按照老师的指点进行修改,这恐怕是传统的正确的做法。可像是看过后只写一个“阅”字,表示老师已看过了的也不少见。至于写得如何,学生想听听老师的分析评定,那就难以得知了。这样批阅学生作文的教师,在学生作文的处理上往往采取“一次过”,下一次让学生另起炉灶,再换一个题目,学生没有改过的机会。我认为这样的“一次过”,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习作是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语文知识水平、语言文字驾驭能力、认识分析问题能力等多方面情况的综合表现。具体说到学生的某一次作文,除了受上述固有的因素制约外,它还常常受其他临时因素的制约。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学生交上习作之后,由于过后的深思和熟悉了解,或因受到某一点启示,茅塞顿开,重新构思,会是另一番情景。如果是这种情况,学生再通过教师的有针对性的批语或作文讲评,受到启发指点,修改一下文章,自然是一个提高。我认为在学生写作上尽可能的不采取“一次过”。我主张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经历一个写作——修改——再修改……这样一个写作的过程,在修改中提高。
  
  单位:山东胜利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