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9期

作文教学的误区

作者:李 斌




  笔者从事初中语文教学近20年,经历了语文教学的风风雨雨。在教学实践中,见证了作文教学的诸多问题及现象,也有过一些思索和探讨,觉得初中作文教学存在的弊端,与新一轮课程改革格格不入。尤其是写作教学在新课程中的具体操作与地位,跟现实中的教学实际相差甚远。因此,有必要找到过去的失误,让我们从事初中作文教学的全体教师及早走出误区,适应新课程,开创作文教学的新境界。
  
  误区一:写作指导前后走向两个极端,导致学生思维受限或一片茫然
  
  写作的本质是生活、说话、做人。“作文是作者世界观的必然反映,文质的优劣与作者的思想觉悟成正比,作好文必定教育学生做好人。”要实现这个宗旨,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知道学生写作前教师的写作指导作用至关重要。但是有一点必须明白,那就是教师的指导应当有一个恰当的定位,如果教师认为初中生有了小学三年的写作体验,在每一次写作实践前,表面化、一般性的泛泛而谈,而不给学生具体科学的指导,或者示范性地给学生找点范文读读,举点一般例子,就会造成学生文章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甚至跟教师的范文、例子几乎相似。这样,使学生产生一种依赖心理,不积极、主动地思考,一味被动地向教师索求,导致思维的僵化,写作陷入泥潭,水平难以提高。此乃写作指导的一种极端。
  教师在评改学生作文后,发现通过自己“指导”的作文,学生写得不尽如人意,几乎没有自己的东西,只是教师指导的翻版。于是下次写作指导改变策略和方式,既不给学生提供范文,也不作示范引导,出个题目,给段材料,提一些常规要求,就布置学生开始作文。写作基础好的学生还有一些路子,对于大面积基础较差的学生,眼前一片茫然(尤其是初一学生),不知从何入手,于是规定时间内无法完成学习任务,长此以往,每次作文感到头疼,即便勉强交卷,也是应付之作。如此循环往复,学生作文自然出现一个怪圈:初中三年无长进,作文水平渐次低。更有甚者,有的学生作文水平反而不如小学生了。此乃写作指导的另一种极端。
  
  误区二:作文批改的随意性,作文评讲的空洞化
  
  自“普九”以来,小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初中,基础参差不齐,在农村中学表现尤为明显,差生面自然很大。据笔者调查,大多初中语文教师感慨最多的就是学生写作基础太差,作文普遍末流。每次作文训练,教师感到最头疼的就是批改和评讲。相当多的学生一篇文章不成形,教师若要改动,只有大刀阔斧,乃至全盘否定,如此现象,致使多数教师作文批改流于形式,加之各个学校几乎都有作文批改量的要求,教师首先要完成任务。于是作文批改的随意性就增大了,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圈点错别字。教师把一篇习作中的错别字勾划出来,即为批改,其他一目十行,草草带过;(二)删去病句。学生习作中表达有误的地方不少,一般说来,更多的批改方式就是删去,不作细致的修改,最多注明“此处有毛病”;(三)批语简单,流于形式。一篇作文看完后,特别是较差的习作,教师一般就是三言两语的套话作结,很少触及问题本质,寥寥几句流于形式的批注,让这部分学生也失去了写好作文的信心。长此以往,学生写作水平非但不能提高,反而越来越差,也就破罐破摔了。
  有了批改中的毛病,作文评讲自然也产生连锁反应。主要表现为不触及本质的空洞说教。一般说来,教师评讲时几乎形成这样的定势:总体概括本次作文的优点,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选几篇优秀习作给大家读读,完了。根本没有对问题本质进行深入的剖析。如果长期这样,试想,提高整体写作水平不就成了一句空话吗?教师不也就有失职之嫌吗?大部分学生也就自然停留在原地。学习机会错过了,宝贵时光浪费了,即使升入高中,同样是恶性循环,让学生作文的“高原现象”一直延续下去。这是语文教育的悲哀,是语文教师的悲哀,更是相当多学生的悲剧。
  
  误区三:作文训练机械、呆板,受制于计划而缺乏知识序列的衔接
  
  语文教材的编排不管是在过去,还是今天,作文训练跟阅读单元步调一致,这本无可厚非,但是教师在进行学生作文训练时,往往受教学计划的制约和教材编排体系的束缚,一期完成多少大作文,多少小作文,机械地照本执行,少有自己的思考和独立训练计划,不管一次训练结果如何,下次一般是依序进行下一单元训练。长期按这种固定模式演习,显得被动、死板而缺乏作文教学自由勃发的生机。对教师而言,渐渐变得麻木,少于探究作文教学的新路子;对学生来说,从初一到初三,固定的思维习惯让他们在写作园地中见到的多是丛生的杂草,并无多少瓜果的收获。于是整个作文训练过程就相当于一次长长的拉练演习,看似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实则消耗体力、精力,浪费时间,收获甚微。
  作为一名语文教学工作者,为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框框条条,走出过去作文教学的误区,以全新的姿态迎接初中作文教学灿烂的明天。
  
  单位:四川蓬溪县文井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