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9期

古诗的语言表达特点

作者:刘曙光




  语言是诗歌塑造艺术形象的手段,读诗则要通过语言才能领悟诗歌的意义和情感,进而咀嚼其中的味道。因此,正确理解古代诗歌的语言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
  古代诗歌语言的变化与古文言的变化虽有些联系,但古代诗歌作为与古文大不相同的一种文学样式,或因其平仄,字数的要求,或因其语言的凝炼,或因其形象的强化,情感的强调,则形成了自己的一些语言表达特点。
  一、紧缩句
  古代诗歌为平仄,对仗的需要或字数的限制,其语言中往往出现一些没有关联词的紧缩句,阅读时若补上一些关联词语,意思就更明白了。如:
  (因)塞下秋来(故)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
  (因)草枯(故)鹰眼疾,(因)雪尽(故)马蹄轻。 (王维《观猎》)
  夜径云俱黑,江船(因)火(而)独明。 (杜甫《春夜喜雨》)
  (虽)僵卧孤村(但)不自哀。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二、省略句
  古代诗歌为平仄,对仗的需要和字数等条件的限制,其语言较之正常的表达省去了一些部分,阅读时需将这些省去的成分补出来,意思才能一目了然。如:
  (吾)独立寒秋,(看)湘江北去,(于)桔子洲头。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于)都门帐饮(吾)无绪,(因)留恋(汝)处,兰舟催(吾)发 (柳永《雨霖铃》)
  片云(与)天共远,永夜(与)月同孤。 (杜甫《江汉》)
  三、独语句
  古代诗歌为平仄、对仗的需要和字数等条件的限制,还往往出现一些由几个名词组成的句子,或渲染气氛,或描绘意境。从句子上看,一是分不出哪是主语哪是谓语,二是一个词语实际上就是一个描写性的短语,全句实际上就是由几个这样的特殊短语组成。如: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这一联中“鸡声”、“茅店”、“人迹”、“板桥”和“霜”,都是独立的名词,它们合起来组成上下句,可理解为:鸡声鸣起,茅店的檐头,挂着一轮明月,严霜皑皑一片洁白,早来的行人经过这里,店前的板桥上留下了清晰的足印。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这联上下句皆为三个独语词组成。可理解为:皎洁的月亮从树枝上移动,惊得栖枝的鸟鹊飞起,一阵清幽的风吹过,在夜半时分送来了蝉声。
  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全句为三个独语词组成,可理解为:(醉后醒来)一定是晓风吹拂,河岸上的杨柳在微风中摇曳,天空挂着一弯残月。
  四、错位句
  古代诗歌或为平仄,对仗的需要,或为起强化,强调的作用,诗句中还会出现一些成分错位的情况,阅读时需要理出正确的语序。如: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
  正常语序为: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辛弃疾《永遇乐》)
  正常语序为:千古江山,无觅英雄孙仲谋处。
  五、互文句
  古代诗歌讲究平仄,字限,也讲究不用重字,往往把一些重复使用的词语错开省去,这就出现了“互文”。阅读时要把前后的词句结合起来,才能正确理解。如:
  秦时明月汉时关 (王昌龄《出塞》)
  可理解为:“秦汉时明月秦汉时关”,即“古时明月古时关”。
  主人下马客在船 (白居易《琵琶行》)
  可理解为:“主人下马上船,同时客人也下马上船”,即“主人和客人一同下马上船”。
  古代诗歌中还有不少铺排的句子,也使用了互文句,这或是为了叙述的条理化,或是为了增加音律,节奏的美感,或是为了强化形象,强调情感等。理解时应把这一组句子结合起来,才文意流畅,意思完整。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此句可理解为:(木兰)到“东、西、南、北买骏马、鞍鞯、辔头、长鞭”,即(木兰)到各处买骏马和出征骑马的用具等。
  东西植松柏,左右植梧桐。(《孔雀东南飞》)
  此句意思是:四周种上松柏、梧桐。
  
  单位:湖南南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