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9期
语文课堂教学机智用语偶得
作者:应巧姿
1、激情煽动,课始巧设计。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启发性的语言,创设问题的情境去点燃学生的好奇之火,去打开学生思维的门户,用语言把学生的心点亮。当教师的心与学生的心息息相通,学生便能在思想上得到教诲,在知识上得到教益,在能力上得到提高。为了让学生喜欢语文课,笔者用自己的名字进行了精心的课堂设计,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以下是我的真情告白:“我的名字是母亲取的,她只读过两年书。应巧姿,顾名思义,应该有灵巧的身材,姣好的容貌,一言以蔽之,即应该是美女,里面寄予了一位普通母亲对女儿的殷切期望。虽然我没有骄人的外貌,但我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精神足以让我母亲欣慰,从高中到大学直至今天工作,我可以自豪地说,我没有辜负她老人家的期望,这不就够了吗?今天的开场白,我只想告诉同学们,在关注外表美的同时,更要关注内在的充实,用文化知识来滋养自己吧,只有这种美才充满个性,并随着岁月的增长而愈加香醇!”这样的课始设计,教师现身说法,让学生心服口服,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也点燃了学生求知的火花,以后的语文课就好上多了。
2、抑扬顿挫,“美读”引学生。语文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吟诵中,感受语言的优美,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获得审美体验与审美快感。而要让学生喜欢朗读,首先教师要喜欢朗读。教师在朗读课文时,要字正腔圆、抑扬顿挫、绘声绘色、声情并茂,力求读出感情,读出境界,读出境外之境、味外之旨,言已尽而意无穷。这种“美读”可以激发学生的极大兴趣,也可以使教师陶醉其中,从而促进了师生之间思想感情的沟通与共鸣。在教读《记念刘和珍君》一课时,教师先是用沉重的语言介绍“三·一八”惨案的背景来蓄势,然后教师要求学生与鲁迅先生一起“参加”三月二十五日的追悼会,共同体会先生悲痛的心情。打开课文,教师用低沉、缓慢的语调范读,“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在礼堂外徘徊……”读到这里,教师已是语带哽咽,一种悲伤的氛围已然营造,这一节课师生共同进入了作者的悲愤情境中,对于课文的理解便在师生一次次有感情地朗读中完成。
3、顺水推舟,自嘲显谦逊。教师不仅要用语言去传授文化知识,还要用自己的品格教育人、感染人。课堂应变往往最能体现教师的品格和涵养。在一堂“应用文写作”课上,学生对“规章制度”这一简单枯燥的内容缺乏兴趣,课堂气氛沉闷,有人伏桌而睡。如果老师只是一味强制学生认真听课,显然无济于事,而老师这样说:“应用文的特点之一就是程式性强,较平板,再加本人水平有限,讲课乏味,个别同学想打瞌睡也是情有可原……”话音一落,同学们顿时精神一振,几位打瞌睡的学生面露羞愧之色。老师真诚的话语,学生已心领神会,不仅意识到自己的失礼,而且体味到老师谦虚的品格。课堂中适度的自嘲,不仅不会损害教师的形象,反而折射出教师谦逊的美德,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4、幽默含蓄,一笑解千愁。著名教育家加里宁曾形象地比喻说,教师每天都仿佛蹲在一面镜子里,外面有几百双精致的、富于敏感的、即善于窥视教师优点和缺点的眼睛在盯视着……,因此,教师必须时常反省自己,他应该感觉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教师作为一个生活中人,必然会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不可能完美无缺,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既然存在不足,又处在“监视”之中,遮遮掩掩,必露马脚。不如坦然承认,说出自身的不足,反而能赢得学生的信赖与尊敬,并使学生在言传身教中受到熏陶。在一次语文课上,语文老师把“造诣”误说成“造旨”,在学生的窃窃私语中,老师马上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于是灵机一动说:“刚才老师假造圣旨,差点误人子弟,好在同学们聚精会神,火眼金睛,才没让假圣旨蒙混过关。同学们以后可不要学老师假造圣旨噢,不是造旨(zhǐ?雪而是造诣?穴yì?雪,它的意思是学问所达到的程度?选”师生在哈哈一笑中共同记住了这个词,老师少了几分尴尬,学生多了几分收获。
当语文教师成为一个富有教育机智的人时,课堂的教学艺术和延展艺术自然会令语文课堂充满魅力和活力。经历了这样的课堂,学习语文的兴趣怎能不被激发?母语的魅力怎能不令学生心往神驰?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令学生获取母语学习的永久动力,使其一生浸润于母语的世界中,汲取民族的精神和魂魄,也只有这样教师自身才能体验到工作的意义,在教的过程中进入审美之佳境,教学活动则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沟通、激励、启发、碰撞的生命发展过程——而这恰恰是新课标对语文课堂的要求。
单位:浙江贸易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