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9期

构建语文课堂的互动平台

作者:高兴春 郭安贵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新课标的实施,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又面临着一场体制的革新。当然,并不是否定我们过去成功的课改模式,因为“教无定法”。在课堂上,老师既是主持又是演员,要把一堂语文课上得既生动活泼又能让学生学到许多有益的知识,这就需要为语文课堂教学构建一个互动的平台。
  
  一、重建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观
  
  新的语文观认为,语文课程应该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既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由此,我们看出语文不是机械地让学生去学怎样考试、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么简单。它融入了品德、情感、情趣、审美等人文的内涵。它的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我们教师把这个观念更新了,我们才找准了新课改的目标,奠定了师生在课堂中互动的思想基础。
  
  二、创设和谐的师生互动情境
  
  人都是有感情的。人们对事物的亲疏,不是与生俱来的。尤其是在课堂中,学生与老师的交流需要一段时间情感磨合与认同,对知识,学生都需要一个从模糊甚至无知,逐渐接受、喜欢、渴求、理解、掌握并运用的过程。语文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它注重学生的真情投入和情感体验。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去拨动学生情感的心弦,让心曲奏响;需要我们教师激起学生心河的涟漪,让心浪荡漾;需要我们教师去点燃学生灵感的火花,让思绪飞扬。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就在于老师如何调动学生情感。我们看过许多主持人在现场潸然泪下,如我们看见过倪萍在现场的泪眼,我们看过湖南卫视的《真情》、江苏卫视《情感之旅》,节目内容本身是动人情愫的,我们作为观众时常鼻子发酸,甚至也会情不自禁地流泪……其实,主持不是煽情,他们也是一种感动,是心灵的震撼,是感情的共鸣。这是什么?这就是感动,是情感的互动。
  当然,我们不是说语文课都是在挖掘动情的地方,我们需要去寻找学生心灵渴望的东西。用我们的爱心与激情去点燃孩子们的希望和热情之火,让老师与学生在亲和的气氛中交流,学生从中受到启迪教育、获取新鲜知识、得到情趣熏陶、获得审美享受。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研究教材特点、找准课文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互动的情境。
  
  三、探索科学的评价模式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素质教育的推进、新课程改革与新课标的实施、考试制度改革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我们课堂教学要想保持互动的状态,课堂的评价模式在保持传统的一些评价法外,我觉得还可以多采用以下两种模式。
  梯级评价法:学生的智力水平有高低之分,老师的一个提问不可能所有的学生都能回答出来或者达到老师的期望值。因此老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问题的梯级安排,把提问分为ABC即基础题、中级题、高级题三个档次。老师要故意让学习后进的学生来回答基础题,把题目要与学生实际一一对应。其实,我们课后的练习、测试,也应该如此。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真正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
  激励评价法:每个学生都渴望自己的回答得到同学的认可、老师的表扬,但实际上他们的回答,有时与答案还有相当的距离。我们要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不能轻易地否定或让学生失去再次表现的机会。激励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唤起学生沉默的心灵,激发学生回答的欲望。他们更愿意积极地与老师配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多媒体已经成为我们的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多媒体教学使课堂教师由抽象变得形象,由概括变得具体,由单一变得多样,由呆板变得生动,由隐现变得直观。它使我们的课堂生动起来,活泼起来,使师生的互动的机会增加了,互动的距离更近了,互动的内容更丰富了。语文课堂更需要多媒体来丰富教学内容,使师生互动的激情飞扬起来。
  多媒体具有音、画的交互传递性,学生的视觉跟听觉同时使用,丰富了语文课堂中“听、说、读、写”的内容,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它的特效功能让学生可以去了解现实中不可以实现的景况。它可以解决时间跟空间的限制,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获得知识,得到教育,受到启迪与熏陶,享受自然与生活的美。
  当然,我们教师首先要熟悉使用多媒体,根据学生实际设计、制作好课件,再可根据课堂实际及时更改内容,学生在课堂上想知道的跟本课内容相关的东西,教师要及时从网上查找,以满足学生渴求知识的愿望。最后教师要善于在多媒体教学中启发学生去思考、去发问,去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实现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互动。
  以上仅是构建语文课堂教学互动平台的其中几个要素,浅陋之见,望大家批评指正。
  
  单位:江苏宿迁中学;湖北沙洋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