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9期

讨论不能图热闹

作者:樊银芳




  在实施语文新课标中,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成了教师普遍采用的体现合作教学思想的教学策略。毋庸置疑,有效地组织学生围绕学习课题进行讨论,能够使学生相互交流、互相启发,集思广益、共同发展。但是,讨论本身也是一把“双刃剑”,组织不好,指导不力,选题不当,也会事与愿违,事倍功半。追求教学形式与方法上翻新的讨论,就是一例。
  在一些课堂上,教师动不动就让学生讨论,一节课要讨论好几次,讨论成了家常便饭,学生却没有获得应有的“营养”,归结起来,不能取得应有教学效果的讨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讨论。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有其他教师听课(公开课、评优课)的情况下,感到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便使出一招——小组讨论。这一招果然灵验,顿时,课堂上便热闹了起来。至于讨论的效果如何,教师没有给以足够的关注。二是凑时间式的讨论。一节课几十分钟是个常数,教师要把课上得一板一眼,结构完整,就必须安排好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于是,讨论成了教师调节教学时间的工具。在其他教学环节时间吃紧的时候,教师就会采取“短、平、快”的方法,学生刚刚进入讨论的角色,就指挥学生草草收场。在教学时间宽裕的情况下,教师就会让学生进行“马拉松”式的“深入讨论”。组织讨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一环扣一环地完成教学设计的各个步骤,而又没有缺少“课堂讨论”这一环节。三是选题不当的讨论。此种讨论教师没有预先设计题目,恐怕也没有预料课堂上会出现什么问题,当问题出现的时候,就随机进行讨论。至于哪些问题值得讨论,哪些问题不需要讨论,教师没有选择,反正是讨论了。更有甚者,当学生发表意见超出教学的内容,或者提出奇特问题的时候,教师不好讲评,便号召“大家讨论讨论”,讨论似乎成了教师运用“教育机智”的载体。既没有体现讨论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也没有什么效果可言。
  凡此种种,从表面上看,其教学方法都是非常“时髦”的合作学习方式,与新课标提出的先进理念并无矛盾,甚至体现得很充分,但透过现象看本质,确是发人深省的。
  其一,是对文本主体的藐视。现代对话理论认为,阅读是阅读主体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重对话的关系。而对话的中心是学生主体与文本主体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必须具备良好的语感,而语感是在理解、积累、运用语言的实践中习得的。因此,学生理解、积累、运用文本语言应该是第一位的。课堂教学的时间是个常数,此长彼短,此强彼弱。过分强调某一方面,过分追求形式上的“热闹”,甚至把课本放在一边,多次或长时间的讨论,必然淡化对文本中字、词、句、篇的感悟、领悟。因此,过分“热闹”的课堂是对文本主体的藐视。
  其二,是对学生主体的藐视。主体性教育的要义之一是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阅读课应该有比较多的“安静”,在安静的环境中,每一位学生细细地读文本,吸收文本的信息,发现文本的意义。再者,从阅读方式看,细细地读,静静地想,默默地吸收,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过分“热闹”的课堂里,其实只有少数优生或表演欲强的学生在参与“阅读表演”,大多数学生冷在一旁看“热闹”,更有甚者,有的学生在小组中拍肩搭背,以致于扰乱了课堂秩序。因此,过分热闹的课堂是对多数学生主体的藐视。
  其三,是对教师主体的藐视。主体性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否定教师的指导功能。阅读教学中,教师也是主体,首先是阅读主体,课前也要阅读文本,与文本主体对话,获得认识与情感体验。其次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要设计如何组织、如何指导评价等。过分热闹的课堂里,学生忙着表演,教师却在一旁观望。为了使自己的声音能够让老师听见,有些表演欲强的学生嗓门越来越大,以致于教师控制不了课堂局面,拿起木尺用力地敲打讲桌。其实这是对教师自己的藐视。
  总之,课堂讨论不是一种教学的“摆设”,而是有目的、有组织地实施合作教学,追求良好教学效果的一种实用方法。有效的课堂讨论不是表面上和形式上的“热闹”,而应该追求学生内在思维的活跃,脑力劳动的适度兴奋和紧张,以及随之产生体验的加深和感悟的觉醒。因此,评价课堂讨论不能看重形式,应该看重内容——小组成员的积极参与、思想观点的坦诚表达与交流,以及合作精神与个人责任意识的提升。要达到这样的境界,教师不仅要有序地组织、指导学生讨论,还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参与了才会体验到讨论的情境,才能感受到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也才能清楚地了解组织形式的利弊与讨论时间的长短,从而不断改进讨论的方式方法,提高讨论效果。也就是说,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导向的课堂讨论机制。关注学生思考了什么,交流了什么,体验了什么,感悟了什么,发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一句话,课堂讨论要紧紧围绕学生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和情感的升华进行。
  
  单位:江苏如皋市如城镇新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