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9期

文言文“三步法”教学

作者:张运明




  初中文言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下面以课文《闲情记趣》为例,初略谈一下文言文“三步教学法”。
  
  一、以奇导读,以读增趣
  
  初中生有比较强烈的好奇心,我们不妨借助学生新奇感来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化解疑难,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巧妙设置问题,逐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研读课文教学中,具体做法是“三读”课文:
  第一、提出“200多年前的儿童其生活是什么样的呢?”这一问题,由此,学生开始一读课文(粗读、朗读),并顺利完成了“扫清字词障碍”、“揣摩朗读的语气、节奏、速度、停顿”两个任务。
  第二、提出“200多年前的小作者,他童年的乐趣在哪里呢?”这一问题,学生由此二读课文(默读、精读),并结合注释疏通了文意。
  第三、提出“作者用了哪些方法将几件小事写得非常生动传神?”这一问题,学生由此三读课文(跳读、精读),并讨论解决了有关内容、写法等问题。
  
  二、以思导议,以议促译
  
  此过程具体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自由口译,发现疑难。学生粗读课文后,转为精读,两人一组,展开讨论、找出难以理解的词句。
  第二步,集中讲解,化解疑难。集中释疑是教学中最重要的一步,这一步同样学生自己走,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尽量由学生自己讨论解决,教师适当点拨。
  第三步,再译课文,巩固效果。再次译文的目的,在于检查和巩固课堂解释的效果,方式是师生一起口译,这样几经反复,学生基本上可准确灵活地翻译课文了。
  这种让学生循序渐进,自觉释疑的作法,效果较为明显:
  1、改变了过去只听老师讲的被动局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2、上、中、下三类学生互相取长补短,得到了多层次的练习和提高机会。
  3、教师可集思广益,课堂教学更有成效。
  
  三、以疑导评,以评求达
  
  学生过了翻译关后,就要引导他们转入课文赏析活动。初中生的文言基础知识还很薄弱,对古代作品的鉴赏能力普遍偏低,针对这种状况,设置有关内容、写法方面的几个问题供学生讨论。
  那些难易适度而富有趣味问题的设置,使学生置身于热烈而和谐的讨论气氛中,当他们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写法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反复体验玩味时,往往会豁然通达,感慨万端,由此,在评议中达到预期教学的目的。
  
  单位:湖北保康县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