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0期

聆听毛志成教授的讲话

作者:方礼春




  今年七月八日到十日,在北京举行了由《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社主办的新世纪全国中学生作文大奖赛颁奖大会。期间我有幸聆听了北师大毛志成教授题为《阅读与写作》的发言,毛教授漫谈式的讲话,给我这样常年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第一线的老师以茅塞顿开的感觉。
  讲话开始,毛教授就大声疾呼,语文需要一场革命。
  他列举前段时间在上海举行的世界大城市市长论坛的情况。会上各国市长们纷纷亮相。令人沮丧的是,留给与会代表印象最差的是中国的市长们。他们的发言,大多套话连篇,缺乏个性。毛教授说,从中国市长们的发言里也折射出当今中国的语文问题。中国需要才子才女。传统意义上的才子才女,就是指会写文章会讲话的人。我国古代诸葛亮是才子、李白是才子、李清照是才女。
  目前我们的社会普遍存在文化矮化现象。从长篇小说的创作上看,既缺乏古典作品的精粹,也没有现代作品的精锐。《三国演义》中有人物一千一百多人,《水浒传》中有人物七百八十多人,《红楼梦》中有人物九百多人。而当代有的长篇小说通篇才有五个人物。另外,文学作品媚俗现象也十分严重。毛教授认为,作为创作者,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忘记文艺作品的社会教化功能。
  当今中国的学校教育成了智力教育的代名词。最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语文教育却淡漠了德育。毛教授认为,德育教育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要强调复古。中国之所以为世界尊崇,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在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个德育大师,像孔子、孟子等等。我们现在谈德育教育主要内容没有也很难超越古代大儒提出的“仁、义、礼、智、信”的范畴。德育的功能是培养受教育者对“真、善、美”的感悟,而这三者的关系,善是主帅。老子说:“万物莫与朴素争美。”
  针对在场有不少女中学生,毛教授说你们不仅要读“小女人”式的言情小说,还要读“大女人”的书,像《牛虻》、《汤姆叔叔的小屋》、《飘》。世界上有许多“大女人”的作品改变了历史,改变了社会。即便是李清照也不只是写“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诗句,同时她也写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豪放的诗章。
  中学生要读点好文章,要将读和写结合起来。现在的情况是看书的人多,读书的人少。读文章要会读,所谓会读就是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一句话一句话地去读,领悟“文感”,以仰视的目光吸取优秀文艺作品的精华。学生背书是十分需要的。要背些经典的古文。毛教授要求大学中文系的学生要背《三字经》、《千字文》。这类我国古代启蒙教育的读物,里面包含着许多处世立身的道理,能使人受用终身。
  毛教授说一次他给本科生上课,出了一个题目,说处于后宫身为娘娘的元春被恩准回娘家省亲,见到自己的亲弟弟宝玉时,会是怎样的情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细节描写。因为这部分内容是书中不太引起一般读者注意的地方,尽管中文系的学生都曾读过《红楼梦》,而书中原来的细节都记不得了。于是,学生们发挥想象,不少有类似的描写,说元春挪动着嘴唇,半天说不出话来。年幼的宝玉见到相别已久的亲姐姐,一头扑到她的怀里,元春则将宝玉揽入怀里,姐弟俩搂在一起,哭成一团。大家竭尽所能,洋洋洒洒,少则几百多则上千字。在同学们相互交流的基础上,毛教授说,下面我们再来看文学大师曹雪芹的笔墨:“‘又长高了’,泪如雨下。”简单的两句话,可谓惜墨如金,却又是那样的精妙确当。从中读者不难看出,身为贵妃的元春对亲弟弟的深层的爱意,和对弟弟渐渐长大的由衷的喜悦,对自己身居皇宫,难与亲人相聚的哀怨。在封建礼教的面前,即便是娘家的亲人,包括年迈的祖母和年幼的弟弟,在她这个“娘娘”面前也要循规蹈矩。一句“泪如雨下”是元春在封建礼教压抑下情感本能的渲泄。
  毛教授告诉大家,对他一生产生重大影响的有两部著作,一本是《达尔文日记》、一本是恩格斯的《反杜林论》。《达尔文日记》让他感受到,人类野蛮愚昧的顽固性,要想跨越野蛮走向文明需要我们一代代人艰辛的付出。《反杜林论》启发人们广阔的知识面对构建一个人的素养的重要性。该书知识领域相当的宽泛,在自然科学方面涉及到当时的前沿科学,哲学方面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哲学思想。而黑格尔的一生十分佩服中国的庄子和老子。因此,许多西方学者都认为,世界哲学的故乡在中国。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不断从老祖宗那儿获得精神的营养。
  毛教授的发言本身就是一场很好的语言运用示范表演。没有套话、官腔,联系社会实际和自身经历,广阔的知识面和丰富的情感流露,所有这一切都值得我们广大的一线中学语文老师很好地学习。
  
  单位:江苏扬州市公道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