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0期
语文教学中的社会实践活动
作者:李红玲
在进行语文实践活动时,教师应该不断结合现实社会的发展,更新自身观念,发展学生素质,让学生在学校的小社会中,了解并接触现实生活社会中的更新变化。在课堂中重视社会实践活动,丰富课堂社会活动形式,在活动中重实践、重体验、重过程,把课堂与社会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了解社会、体验社会、实践社会,掌握技能,发展思维。联系学生现实生活,结合社会现实发展,加强语文课堂社会实践活动,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一、联系教材内容,努力提高小学生课堂社会实践效率
语文课堂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一部分可以在课内进行,生动有趣的活动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同时与社会知识相映成趣。
1、与识字教学紧密联系
低中段由于识字量较大,学生特别容易写音近、形似的错别字,针对这种情况,我有效地把识字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开展“中国人写中国字”、“错别字闹笑话”、“找错字,奖新词”“汉字医生在行动”等活动。让学生多留心身边的标语、广告,找出错别字。在这些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学生增强了意识,减少了错别字的使用率,使学生感受到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愉悦。
2、与阅读教学密切照应
阅读教材中,每单元之间的课文是相互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也可以成为该单元的有机组成部分。例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一株紫丁香》、《我选我》、《一分钟》、《难忘的一天》四篇课文,说的都是学生生活中的事,学生从中可以受到爱老师、爱学习、爱集体、爱劳动以及要珍惜时间的教育。“语文园地”里“口语交际”的话题是结合课文《我选我》的内容设计的,让学生谈谈对王宁选自己当劳动委员的看法,讨论如果班里改选干部,自己会不会选自己;“展示台”则引导学生展示在课外活动中学到的本领。
学生在逐个进行上述活动时,在兴趣的吸引下自行查找资料,自行安排参观、走访时间,自行设计汇报成果……当学生津津有味地谈着一个个主题时,当学生争先恐后地为小社会(班级)做着贡献的时候,你会惊异地发现,一个个“小雷锋”、“小盖茨”诞生了……
这样的语文社会实践活动,体现开放性原则。让学生探究的触角伸到历史、未来,延伸到文学、科学,延伸到地理、生物,延伸到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但在内容上与阅读有着紧密联系,而且以课文学习为生长点,是课文的一种延伸和拓展,更是学生成长的基点。
二、课内外同步走,不断丰富小学生课堂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是个大课堂,课堂是个小社会。语文课堂实践活动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怎样才能选择出恰当的语文课堂社会实践活动,达到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呢?我认为,只有不断设计语文实践活动,才能进行有的放矢的社会实践训练。
实施中,我把语文课堂社会实践活动概括为以下几个内容:
1、把社会引入课堂的。如课外阅读、故事会、课本剧、成语擂台、设计校牌班牌、制作贺卡。
2、把课堂引入社会的。如参观、访问、调查、办手抄报、摄影、录像等;
3、结合实际,了解当今社会,设计创作热门主题。如前段时间大学生面临毕业分配,人才市场需求量极高,于是我设计了一个招聘主题,学生从应聘到试用,最后到发“工资”,整个活动过程与现实的聘用制度类似,让学生经历了一场实战,受益匪浅,最大的收益是在这场社会实践过程中,学生感受到自信对于一个人生活和工作是很重要的。
不论采取哪种形式,语文课堂应当是生动活泼的,内容应该是结合社会实际的,充盈着丰富的学生自主的语文社会实践活动。要改变对语文教学那种传统的理解,使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多起来、精起来、巧起来。
三、联系现实生活,充分拓宽小学生课堂社会学习领域
新大纲中明确指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认识要宽泛,教科书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但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语文教育资源,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中外文学名著、其他人文科学读物、科技读物,电子音像资料,网络资源,博物馆、纪念馆,以及鲜活的现实,都可以经过筛选作为教学内容。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以外的语文教育资源,来引导学生投身语文社会实践,培养语文能力,使语文真正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联系现实生活学,学了为现实生活服务。
1、利用各大节日,开展语文社会实践活动
每年的各大节日前是让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良好时机。通过活动让学生知识得到内化,能力得到提高。因此把实践活动融入到节日中,这是十分必要的。
例如:“三八”妇女节到了,首先我在学生中发放“个人意见”调查表,按三八节到了“我想说……”、“我想做……”、“我想了解……”三栏了解学生的活动意向;而后指导学生制定活动计划,并提供一定的准备时间(这中间提醒准备送礼物给妈妈或奶奶的同学事先作好保密工作);实施阶段,学生按自己的活动计划各自进行(送礼物的送礼物,交流信息的交流信息);实施后,发反馈单给家长请家长及时作出评价,学生完成活动报告。
2、亲近自然,开展语文社会实践活动
大自然是最大的课堂,也是学生最亲密的朋友,让学生在大自然中收获知识,让他们学得轻松,学得愉快,不知不觉就产生了学习的乐趣。
例如在教学完“春天”一组专题后,我请学生分组合作,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学生分成了四大组:
“空中收集队”——(收集燕子、蜻蜓等在春天里的活动情况)
“陆地收集队”——(收集爬行在墙壁上的壁虎和蜘蛛的活动情况)
“水中收集队”——(收集水中游鱼的活动情况)
“水陆两栖收集队”——(收集青蛙、蟾蜍的活动情况)
找来了资料我又请学生交换“春天”。最后,我请每个同学根据自己对春天的记录,编绘以“春天”为主题的图片。也可大家相互合作,以“春天来到我们身边”为主题的图片展。(在每幅图片的下面还可以写上说明词或配上诗歌,到时再由小讲解员讲解,最好能够用上老师事先准备好的一些描写春天的优美的词语,或者自己积累的有关词语。)
各个地区都蕴涵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作为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不断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如,结合我们沿海的实际情况,我组织学生开展了“正是菊黄蟹肥时”的实践活动,有以下几项内容:
(1)观察蟹,并描述。(说话写话)
(2)为蟹写广告词,作广告画。(广告策划)
(3)采访渔民家庭,了解蟹的生长过程。(口语交际,记录采访内容)
(4)了解沿海环境污染情况,访问环保部门。(网上查询、调查访问)
(5)为了子孙后代写一封致渔民的公开信。(应用文)
实践活动,既有内容的结合,又有能力的综合,层层递进,环环紧扣。整个活动,培养了学生搜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让我们以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几十年前的愿望作为我们努力的方向:“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孩子的嘴,使他能谈;解放孩子的空问,使他能接触大社会、大自然;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
单位:广东深圳市福田区百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