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0期

高中文言文自主探究四步行

作者:陈 勤




  高中文言文自主探究式学习,是一种以自主钻研为形式,以实践体验为手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教师引导为辅助的学习方式。它是在新课标下变革原有的学习方式,具有自主性、主体性、合作性、创新性的特点。学生学习文言文,采用四步行。
  
  一、学案导入,整体阅读,自主感知
  
  学生整体阅读,自主感知文言文,不像阅读现代文那样轻松,文意了然,必须在学案(教师为学生编写的自主探究学习的指导提纲。学案的设计完全是从学生的“学”出发,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它有学习目标、学习程序、助读内容、练习题目等)的帮助下,有层次、有目标地读。首先,学生要借助课文注释与工具书,力求达到正确读音、释义和翻译课文。其次,学生要对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现象、特殊句式以及大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和18个虚词进行归纳整理。学生亲手整理文中的知识点,对主要的文言文知识有个较为明确的认识。第三,学生了解文体及内容。如记叙文,要大概明了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何果等。第四,学生要提出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解决不了的疑难的
  字、词句,一是值得欣赏的词、句、段以及特色、立意等。
  
  二、合作探究,质疑问难,推断文意
  
  文言文与现代文不仅句式有很大不同,而且字词有的意义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即使有工具书,有时也难以判断意义。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方法,培养学生推断文意的能力。如教给学生文言实词的推断方法有:(1)根据词的上下文意推断词义;(2)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位置来推断词义;(3)根据字形推断词义;(4)根据通假字推断词义;(5)用今双音词推断古单音词词义;(6)根据词语结构推断词义;(7)根据修辞(对偶、排比、互文等)推断词义;(8)借助成语来推断词义;(9)回顾课文知识来推断词义。教师在上课时,让几个学生将自主学习的成果——翻译的课文、归纳的文言知识在班级亮相,同时也可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寻求帮助。这时,教师引导其他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大胆推测,进行订正和补充。如学习苏轼的《赤壁赋》,文中“东望武昌”,“顺流而东也”的“东”字,部分学生归纳为名词作状语。可是有不少学生反对。他们纷纷申述自己的理由:有的说,这两个“东”字的用法与上一节课《愚溪诗序》中的“东流入于潇水”,“合流屈曲而南”的“东”和“南”的用法相似,运用实词推断法的第九点证明,前者是名词作状语,后者是名词用如动词;还有的说,运用实词推断法的第二点推断,“东望武昌”的“东”位于谓语动词“望”的前面,是方位名词作状语,“顺流而东也”的“东”后面无谓语动词,这个“东”就应该是名词用如动词“向东进”的意思。通过探讨,学生们肯定了后一说法比前一种说法更有理有据,让大家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学生们在阅读实践中,主动探索,共同攻关,使文言知识的掌握落实到位。
  
  三、品读欣赏,各抒己见,领略文美
  
  选入教材的文言文,几乎都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非寻常文章所及。而缺少“沉浸浓郁,含英咀华”这一步,学生就无法品味到文章之美,自然难以爱上文言文。学生在自主感知课文内容时,经反复玩味、仔细揣摩后提出的文章佳处,除明显的是非问题要作出评价外,对一般性的问题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就加以肯定;对能够多角度多层次地开拓作品的艺术内涵和思想内涵的就应该大加赞赏;对学生没有发现的作品之美,教师要精当点拨,让学生明了美在何处。如学习柳宗元的《愚溪诗序》一文,学生探讨文章的高妙之处。有的说,文章一入手就擒住一个“愚”字,并以“愚”字贯穿全文,展开内容。这样文章就具有朝着中心凝聚的向心力,结构显得集中紧凑。有的说,文章第二段记叙愚溪八景,八景的位置和距离都交代得清清楚楚,我们好象身临其境的感觉,具有很强的立体感。这是作者善于摄景,巧于布局的高超之处。有的说,作者写愚溪之景,本来“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只不过“以予故,咸以愚辱焉”,“八愚”为非生物,应该无所谓愚与智,作者赋予它们愚性时,用了曲笔的手法,表面上是愚景、愚己,实际上是愚人、愚社会,曲折地渲泄压抑、悲愤之情。文章百折千回,感情喷发显得更有力。对于学生挖掘的美点,教师一一给予肯定赞赏;对于学生没发现的美点,教师适时给予启发点拨,如最后一段人溪惺惺相惜,表现作者于自娱中愈见压抑,愈见悲愤之情。这里情影交融,极富感染力。学生明乎此,面露喜色。学生通过对文章的品读,体验了阅读的乐趣,提高了审美鉴赏能力。
  
  四、延伸阅读,拓宽视野,提升能力
  
  文言文是汉语言的“文物”,是民族语言的根基。它博大精深,包含了几千年
  文化浸润,人生哲理的浸润。高中生学习课内文言文,只打开了文言文这扇大门的一道缝,文言文学习应开放大门,把教材当作例子,由此有计划、有步骤地向课外延伸,自然地将课内所学的知识与课外文言文对接,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学生学习了苏轼的《前赤壁赋》后,教师又引导学生学习苏轼的另一篇《后赤壁赋》。对于同作者、同题目的文章,学生如果单看《前赤壁赋》,就不能深味其妙,引进了课外的《后赤壁赋》,通过看异同、评优劣,在对照阅读中获得了较全面准确的认识。
  
  单位:福建三明市第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