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0期

新课标下的文言文教学

作者:柴春强




  新课标课程目标中关于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有两条:一条是,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另一条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第一条是从阅读鉴赏的角度提出的要求,第二条是从一般文言文阅读的角度提出的要求。这种表述上的分离告诉我们学习文言作品的两大步骤:如何读懂和如何鉴赏。二者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呈一种层递关系。读懂是前提,鉴赏是目的。这一新的表述给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也预示着文言文教学必然带来一些新的变化
  一、改变过去那种重言轻文的现象。即应把过去那种“以落实字词为目的的串讲式教学”转变为全面落实“三个维度”的教学,在读懂的基础上,更要读出其中的“味”。读出书中蕴涵的精神和智慧。要养成一种积极的情感态度和高尚的价值观。学完《师说》后,我们除了全方位的思考教师的职责问题外,更应该引导学生去体会韩愈的那种“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招后学,抗颜为师”的非凡勇气和斗争精神。从《赤壁之战》中,我们亦应引导学生去体会诸葛亮那种临危不惧的无畏精神、不亢不卑的外交风范和有理有利的斗争策略。从《烛之武退秦师》和《崤之战》中我们则须引导学生去学习郑国人那种以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情操。让文言文教学真正走出有言无文的误区。
  二、坚持历史眼光与现代观念的统一。即我们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时,要用历史的眼光,看到古代作家在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所存在的历史合理性,不苛求古人,吸收其合理内核,汲取民族智慧。同时又不拘泥于古人,能够用现代观念看到古代作品的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这样我们便能从古书中读出新意。如《师说》中韩愈对老师职责“传道、授业、解惑”的界定,苏轼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考察,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等。如果我们都能够坚持用这种古今统一的“双重眼光”对学生予以引导,学生必会走进一片全新的天地。
  三、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和注释,自觉进行文言词语句式的梳理。新课标考虑到原来提供的常见的实词表和常见的虚词表限制性太强,故去掉了这一块。但在学习过程中梳理一些常见词语句式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学完《劝学》和《石钟山记》后便可以让学生查一查“焉”字的用法,在这两课中它提供了“焉”字作为兼词、句末语气词、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代词等四种常见用法和典型例句。在学完《师说》和《游褒禅山记》后便可以让学生查一查“其”字的用法。在这两课中它出现了“其”字作为语气词这一较难掌握的几种用法即放在句首加重语气、表揣测、表反问和作为代词代指“自己”的这一独特用法。自觉的梳理是使知识系统的重要方法和过程。
  四、诵读和背诵是掌握文言基础和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重要方法和过程。现代教育认为教师既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他要起到主导协调的作用;但同时他又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要在众多的参与者中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范读范背尤其后者在这一教学理念下便显得更加重要。试想如果我们教的文言作品,我们常常给学生范背一遍。效果肯定不一样。我在教《琵琶行》《离骚》和《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课文时就坚持了这一做法,事实证明学生学习背诵的激情变得高涨,效果也很明显。新课标继续强调了诵读和背诵。但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坚持默写也应该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和步骤。只有将写背结合起来,我们才能更准确更完整的将“作品中的形象、意境、风格、节奏等都铭刻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我们精神世界的“冰山”。
  五、将文言词法,句法与具体的阅读实践结合起来,在阅读实践中学习运用词法句法,做到举一反三。如利用教材中的句子,通过《石钟山记》首句:“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我们便很容易判断“灌水之阳有溪焉。”(柳宗元《愚溪诗序》)和“夏之南有人焉。”(《荀子·解蔽》)这两个句子中“焉”字的用法。利用成语“工诗善画”我们就可以推知“工”字的意思。同样对于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的教学也更不是简单的规律总结所能解决的,而是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在阅读实践中领悟,在阅读实践中触类旁通。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只要能够相机指引、点拨就可以了,千万不要越俎代庖。
  六、做点断句练习。断句训练是中学文言文教学所忽略的,其实古人是很重视句读训练的,当然这和古书不加标点,读书要自己断句有关。但作为一种训练手段还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断句的正误基本可以证明对文章理解的正确与否,可以很好地训练学生的推断、分析、综合能力;同时断句训练对于学生掌握古代虚词的用法很有帮助,特别是一些句首和句末虚词。对于断句的忽视从另一个方面也反映出当下文言文教学的急功近利性,我相信断句不久也会如翻译一样得到同等的重视。
  
  单位:山东邹城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