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0期

语文教学如何激活语文味

作者:万仁安




  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课外花尽心血备课,课内费尽口舌讲解,一节课下来,学生兴味索然,趣味很低。这种现象告诉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还缺少一种激活的方法,不能让学生学得轻松,产生回味的感觉,不能使学生保持学语文的持久的,乐此不疲的兴趣,笔者认为:要使阅读教学成为合乎学生的胃口的佳肴,成为学生乐而食之的美味,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预测阅读,体会妙味
  
  一篇优秀的文章,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是真善美的结合,它是经过作者主观加工和妙笔生花,使之成为读者爱不释手的精品。但学生在学习陌生课文时,总有一种求新不求深,求真不求妙的习惯,面对这种浮光掠影,囫囵吞枣的学习态度,教师不要急于将课文内容,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采用迂回战术激活学生学语文的味道。
  在一篇新课的教学时,教师应用预测阅读法对课文进行阅读鉴赏,即用假设方法引导学生对此文重新审视标题,另立主题,重新选材,安排结构等,然后再去同课文的主题、选材、结构相比较,去体会名篇主题深刻、内容新颖、结构巧妙。学生一旦发现自己的思维同名人作品的距离,学习起来就会味觉大增,妙趣无穷。
  
  二、变换模式,品尝新味
  
  一日三餐,如果总是一种饭菜,再好的佳肴,再高的厨师去做也会让人乏味,如果变换花样,吃起来才会津津有味。如果语文教学禁锢于一种或几种教学模式中,那么,学生就会进入一种机械的学习步骤中,久而久之,就会觉得学语文如同一杯白开水,无色无味。
  
  众所周知,达芬奇在开始学画蛋时,画了两三天,就觉得枯燥无味,后来老师指导他从不同角度去画蛋,这个不同角度给达芬奇带来了兴趣,产生了味道,使达芬奇不知疲倦的画下去,由此观之,我们不得不从心底佩服这位名师指导有方,那就是对达芬奇的不同角度的引导,让他不断在画中悟出“新”味,试想如果达芬奇整日按一个固定角度去画蛋,那么,达芬奇就会被枯燥无味扼杀在画家的摇篮里。语文教学也是如此,教师不断改变教学形式,学生学起来才会滋生“新”味。
  
  三、欣赏细节,品尝趣味
  
  一篇课文,作者不仅在大的方面去筹划,而且在细节方面也经过了深思熟虑、反复推敲。作者往往通过独特、奇妙、新颖、深刻的细节,使文章主题表现充分,使人物性格展现具体,使情景描写添加光彩,给人留下难忘印象,回味无穷的效果。
  有位名人说过:“观一斑而知全豹”“牵一发动全身”这些警句说明了细节对于了解文章整体和主题及结构有着极其重要作用,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语境对细节去讨论,把细节内容挖掘深入,生出趣味,学生越评,兴趣越浓,学生越议,劲头越足,大大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胃口大开,觉得津津有味。
  
  四、挖掘趣点、产生乐味
  
  提高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不仅靠教师在课堂设计上下功夫,还要善于从课本中找到趣点,也就是一篇文章中在内容或是结构上的独到之处,这是一篇文章最精彩的地方,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趣点直接加以分析,或将这些内容通过图形转化为趣点,学生学起来就会产生无穷的乐趣。
  1、抓住课文内容趣点:
  文中趣点蕴含在课文中,教师只要理念转到这一点上,就不难发现。如《范进中举》一文,教师应紧紧抓住范进中举行为前后言行变化和胡屠户前倨后恭态度作为趣点,学生一定为他们的行为感到可笑。
  2、利用图形转成趣点。
  图形是语文课堂板书中的一种艺术,它将课文内容,结构概括地有机地统一在一起,给人一目了然的感觉,还给人一种艺术美的享受。
  江苏一位叫张健的老师在教《变色龙》时板书设计如上图。
  这个设计图形,把课文内容,写作特点,文中主人公反复无常态度深入浅出地概括地表现出来,如此图文并茂艺术,学生怎能不产生乐学的兴趣呢。
  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味”字上花大气力,下大功夫,让“味”的气氛充满课堂始终,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文的味愈来愈浓,就会保持长久乐学的兴趣。
  
  单位:湖北大悟县中职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