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0期

陶渊明与屈原作品比较赏析

作者:杨迎春




  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被人们誉为“浑身是静穆”的田园诗人,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不过他不是不想有所作为,而是经历了“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之后,而来“守拙归田园”的(《归园田居》第一首)。他自称“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远”(《拟古》);又说他是“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可见他是曾有用世之心的。我们知道,当文人自身与外界的冲突长时期无法调和时,这种冲突就极易转向成为自我内部的一种对抗,最终成为一种内心冲突。这种内心的冲突主要表现为自负、自恨以及超越等相关的心理特征,而陶渊明的这种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一种超越的心理流向。他身处逆境,却能不为所累,把哀怨与痛苦转化为一种心理动力,进而从一种更高层次上去获取成功,从而确立更高更新的人生价值。这就是他表面上从“尘网”中撤离出来,宣告自己与其毫无关系,而实际上心里却有一个解不开的情结——爱国之情。这一点是不容忽视的。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一生为了楚国,为了实现进步的政治思想,不惜奔走先后,企图“及前王之踵武”。但楚王昏庸,忠奸不辨,小人得势,贤臣遭疏受贬,而屈原仍奋不顾身,同腐朽势力斗争到底,九死不悔,这种思想,我们可从他的大量的作品中看到。
  历代文人几乎都有很强的忧患意识和济世建功的愿望,但在客观现实面前,他们大多总是理想和愿望不能实现,人性受到压抑。这种尴尬的人生状况,引起了其精神天平的失衡。为了平息心灵的痛楚,他们不得不选择不同的生活态度和道路:或九死不悔;或独善其身;或遁迹山林,或对宇宙进行终极审视,使自己的不平在宇宙这个大环境中消失。而陶渊明却综合了这些不同的生活态度和道路,成为历史上一个思想复杂的诗人。
  作为名将之后(其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名将,开国元勋。)的陶渊明,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他不仅像一般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由于家庭影响,还学了《六经》,心中也充满建功立业的理想,“猛志固常在”,但当时社会政治极端腐败,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十分尖锐,许多名士都因为卷入政治斗争的旋祸而断送了性命,所以当时的文人名士讲真话极难。在此双重矛盾的冲击下,陶渊明陷入了感情与传统的矛盾碰撞中,精神天平严重失衡,于是他在作了几任小官后依然选择了归隐,回乡躬耕,并写下了大量描绘纯朴宁静的农村自然景物和歌咏村居生活的田园诗,在诗作中倾吐了自己的感情归依,流露出对外界的“不顾虑”态度和对自我处境的“无不可”态度,继而让自己不会感觉到为内心冲突所困,最终获得看似内心安宁的超越的外貌。其实这种安宁往往让清醒的旁观者感觉到有一种“自欺”之嫌。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说:“据我的意思,即使是从前的人,那诗人完全超于政治的所谓‘田园诗人’‘山林诗人’是没有的。既然是超出于世,则当然连诗文也没有。诗文也是人事,既有事,也可以知道于
  世事未能忘情。……由此可知,陶潜总不能超于尘世,而且于朝政还是留心。”
  正是由于有着这样的复杂思想,陶渊明一方面对腐朽的统治阶级表现了一种孤傲的态度。如《咏贫士》第一首说:“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暧暧空中灭,何时见余辉?”这朵晴空飘浮的孤云,无所依傍,会无声无息地消失,但也表现了诗人的态度,它要远去尘埃,永远保持自由和高洁。另一方面,也对污浊的现实表现了强烈的不满。如在《饮酒》二十首里,借着“醉人”的语言,或指责社会上是非颠倒,毁誉雷同(第六首),或揭露政治的陷井危机(第十七首),或鄙弃世俗的虚伪和欺诈(第十二首、第十九首),在最末一首里,他说:“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虽是美化了孔子,但他更主要的是对驰逐名利的颓败士风感到无比的愤激和沉痛。第三方面,更表现出一种浓厚的爱国情结。如陶渊明的《时运》:“我爱其静,寤寐交挥。但恨殊世,邈不可追。”其中“交挥”是“思念”意。这表明陶忠晋避宋,“自以曾祖晋世宰铺,耻复屈身后代。”他的《劝农》:“舜既躬耕,禹亦稼穑,远若周典,八政始食。”其中“八政“是指国家施政的八个方面,“始食”,即“八政”以“食”为第一。这不表明他的“躬耕”也如舜禹一样,为实现“猛志”蓄力?《赠羊长史》中有“多谢绮与角,精爽今何如?”“绮与角”是什么人?原来绮里季、角里与东园、夏黄四公为避秦乱隐于商山,后出为汉惠帝刘盈师,称“商山四皓”。这里作者以“商山四皓”为榜样,说明他的隐居是为等待贤君的出现。陶渊明的《拟古》“饥食首阳薇,渴饮易水流。不见相知人,惟见古时丘。路边两高坟,伯乐与庄周。此士难再得,吾行欲何求。”其真正意思不也是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想脱离时世的无奈之举?再如陶渊明的《饮酒》“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坏。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褴褛茅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这首诗与屈原《渔父》中屈愿与渔父的对话形式相似。“举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正是渔父劝屈原“世人皆浊,何不汩其泥扬其波。”的语气,而陶渊明的回答,也与屈原的不肯“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的精神一致。
  纵观陶渊明的身世及境遇,虽与屈原有别,但那种“怀才不遇”的“遭际”和“泥而不滓”的性格及爱国情怀,确有相似之处。
  下面谈谈屈原浪漫主义风格对陶渊明作品的影响以及由此而折射出的爱国思想。
  浪漫主义的源头可追溯到《诗经》、《庄子》、《离骚》、《招魂》等作品。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突出地表现在驰骋想象、糅合神话传说、用历史人物和自然现象编织幻想(理想)的境界等。如屈原的《离骚》中关于神游一段的描写,诗人朝发苍梧,夕至县圃,他以望舒飞廉、鸾皇、凤鸟、飘云、云霓为侍从仪仗,上叩天阍,下求佚女,想象丰富奇特,境界仿佛迷离,场面宏伟壮丽,有力地表现了诗人追求理想的精神。
  陶渊明不满黑暗的现实,但辞官返乡后“猛志固常在”,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即爱国情结并未泯灭,这种思想大多以浪漫的手法,集中在《读山海经》十三首、《闲情赋》等作品中。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中第二至第八首,全似游仙诗,表示对玄圃昆墟的向往,亦庄亦谐;第九至第十二首,写神话传说中的夸父、精卫、刑天等英雄并给予赞扬。过去有人认为这组诗似《楚辞》的《天问》、《远游》,我却认为更有点像《离骚》。这里对玉台王母的思慕,颇有屈原求宓妃二桃之意。仲父、姜公的设譬,也正与“就重华而陈词”的一段话同其感慨。可谓想象奇特,联想丰富。
  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在修辞上更多的表现为比兴的运用。《离骚》中不仅广泛运用了比兴手法,而且能让比兴与所表现的内容合而为一,具有象征的性质。王逸《离骚经序》中说:“《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可见《离骚》中比兴、象征的手法,是屈原浪漫主义创作风格的体现。比之这种风格和所反映的热爱祖国、憎恶流俗、志趣高洁的情怀,来看陶渊明的《闲情赋》,我们不仅能发现其创作风格与《离骚》相似,更能看出其爱国热情也相同。
  《闲情赋》是陶渊明写爱情的作品,也是具有浪漫主义风格的一个典型,鲁迅先生风趣地称它是作者非常“大胆的”“胡思乱想的自白”。作品描写了一位外貌艳美、举止优雅的女子,表达了主人公对这位女子的竭力追求和向往之意。清刘光贲在《烟霞草堂遗书·陶渊明闲情赋注》中说:“身处乱世,甘于贫贱,宗国之覆既不忍见,而又无如之何,故托为闲情。其所赋之词,以为学人之求道也可,以为忠臣之恋主也可,即以为自悲身世以思圣帝明王也亦无不可。”事实上,这种寄托说作者在赋序中已启端倪:“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于讽谏。”从历史来看,“求女”这一文学模式,往往有寻求君主的深层主题,女性身上也被赋予了某些象征意义。所以诗人这种炽热的感情,无畏的追求,生动的比喻,与屈原的《离骚》多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表达作者的政治抱负和同腐朽势力作斗争的坚强意志,抒发热爱祖国的热情如出一辙。
  屈原的《离骚》堪称凭虚构想的佳作,而陶渊明的《闲情赋》中虚构方法与《离骚》的相似之处更是显而易见。《闲赋》第一段先将情感人格化、形象化,描写出一位年轻貌美、品性高尚的女子,女子使诗人“意惶惑而靡宁,魂须臾而九迁”。这种意象飘忽,魂魄迁荡的追求;疑成为第二段“愿在衣而为领”的“十愿”描绘。在这里,“十愿”(十个比喻)不啻十种追求,直贯着炽热的感情,横陈了不平的机遇;末段虽以主动词的防闲之意结束全赋,但“傥行行之有觌,交欣惧于中襟”,表明只要存一线希望,仍须求索。而只有当一切希望皆成泡影,作者才感到“气凄凄而就寒,鸟凄声以孤归”。
  《闲情赋》与《离骚》不仅有相似的创作风格,还有相似的句意,传递出共同的心灵。如《离骚》“惟天地之无穷,哀人生之长勤”,《闲情》“悲晨羲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离骚》“凤皇既受诒兮,恐高辛之先我”,《闲情》“待凤鸟以致辞,恐他人之我先”;《离骚》“恐美人之迟暮”,《闲情》“悼当年之晚暮”等等。这些都反映了有识之士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矛盾、苦闷心情。
  《离骚》作为一首长诗,作者在自叙世系、生辰、品德、志趣后通过“女 媭告诫”,“灵氛占卜”,“巫咸降神”三个情节,申述理想,批判现实,抒发愤慨;《闲赋》作为一篇短赋,作者同样表达了志趣、理想、品德,并把理想的追求和政治上的失意隐世于十次短暂的幻梦之中。这里现实的愁绪被巧妙地融化于梦幻,无怪苏轼将它与屈原之作相提并论,于《题文选》中云:“陶渊明《闲情赋》,所谓国风好色而不淫,……与屈宋所陈何异?”《闲情赋》采用浪漫手法,包孕现实内容,以小总大,情意弥深,实为作者善于含咀风骚精华的结晶。
  总之,作为东晋著名的田园诗人的陶渊明,无论在作品的内容上还是艺术风格上,都与屈原有许多相似之处,表现了一种念念不忘的爱国情结。
  
  单位:河南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