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0期

郭沫若《屈原》分析

作者:李 艳




  一、《屈原》的思想成就
  
  1.成功地让历史剧发挥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作品具有强烈的战斗性。
  作品突出表现了楚国内部面对秦国的侵略所展开的“合纵”与“连横”的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屈原所代表的是联合抗秦,保全楚国独立路线;而上官大夫靳尚、令尹子兰、南后郑袖所代表的则是投降主义路线),歌颂了屈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品德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揭露了秦国奸细张仪与楚国的投降派郑袖等人相互勾结、狼狈为奸的丑恶嘴脸,鞭挞了楚怀王的昏庸、腐朽和专横,控诉了他对屈原残酷的政治迫害。所有这些描写,既符合我国战国时期历史的本质的真实,又处处可以看出抗战时期(特别是“皖南事变后”)现实生活的投影。它使人们联想到抗战时期坚持抗战与主张投降的两条路线的激烈搏斗、联想到许多爱国志士为挽救民族危亡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联想到国民党反动派与日伪汉奸相互勾结的丑恶行径、联想到蒋介石的法西斯独裁,及其把许多仁人志士关进集中营的血腥罪行。而剧本最后所描写的是屈原潜往汉北的情节,则使人们联想到:只有我们的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只有我们的革命根据地,才是拯救国家和民族的中流砥柱。总之,《屈原》一剧,把“时代的愤怒复活在屈原时代”,“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前的时代”(郭沫若语),从而让历史剧充分发挥出团结人民,教育人们,揭露敌人,打击敌人的作用。
  2.成功地塑造了屈原和其他一些人物的形象。
  (1)屈原的形象:古代的爱国诗人和坚贞正直的政治家。其形象特点可用“至诚”和“坚贞”四个字来加以概括。至诚,即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挚的爱,这是他思想的核心;坚贞,即“独立不倚,凛冽难危”的斗争性,这是屈原性格的基本特征。至诚是坚贞的基础,坚贞是至诚的外在表现。剧本第一幕中的《桔颂》是屈原思想性格的诗的概括,接着,剧本紧扣两条路线的斗争,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写了屈原性格的发展。屈原虽遭诬陷、驱逐、侮辱、困禁、毒杀,而仍然矢志不移,斗争不止。在斗争中,他越来越认清了统治集团的真面目,越来越接近和了解了人民。剧本最后的《雷电颂》,是全剧的高潮,这时的屈原,已成为人民的化身,光明的化身,他喊出了人民心中共同的愤怒,他显示了人民革命的巨大力量。
  (2)其他人物形象。如楚王的昏庸、腐朽、专横,南后的阴险自私,张仪的狡诈,宋玉的无耻,婵娟的纯真可爱,刻画得也都比较生动。由于作品明显地具有“以古讽今”的特点,所以,作品中一系列的人物甚至一些细节,都有着明显的时代投影。比如,像楚王那样残暴昏庸的统治者,南后、靳尚那样的投降派,宋玉那样的人,都可以在当时的现实中找到。又如张仪向南后献策时所说的“文章总该专门做文章,不好来干预政治”“尤其是要封锁疯子们的嘴,那是最好的办法”,这些话语,显然是抗战时期某些人物的语言。
  
  二、《屈原》的艺术成就
  
  教材要求掌握《屈原》的浪漫主义特色,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结构上用一天里发生的事来概括屈原的一生,从而突出了尖锐的矛盾,突出地表现了激情。由于作品把“时代的愤怒复活到屈原的时代”,因此,贯穿在屈原所生活的“这一天”的感情波澜,可以用一个“愤”字来概括。第一幕“桔园颂桔”,通过屈原教育宋玉,初步展示了屈原坚贞的品格与当时的黑暗现实水火不相容,预示了矛盾必将爆发,这是“愤”的原因。第二幕“宫廷中计”,正面展开了屈原与郑袖、靳尚之间的矛盾,是“愤”的激发。第三幕“桔园招魂”和第四幕“龙门被囚”,是“愤”的加剧。第五幕“向雷电泄愤”(即《雷电颂》),是“愤”的总爆炸。一般地说,一个剧本的情节高度集中,并不是浪漫主义的主要特征(比如曹禺的《雷雨》,也是把三十年的矛盾纠葛集中在一天中,但其基调却是现实主义的),不过,《屈原》一剧借一天以写屈原的一生,构思的焦点在于突出一个“愤”字,即突出地倾泻了排山倒海、不可遏止的激情,这确是浪漫主义的表现。
  2.高度的诗意化,整个剧本是一首具有崇高美和悲壮美的诗篇。(1)人物的诗化:主人公屈原本来是一位诗人,当然具有诗人的气质;次要人物婵娟是屈原辞赋的化身,是道义美的化身,也是一个诗化的人物。(2)戏剧语言的诗化。正面人物的语言热情豪放,痛快淋漓地把潜台词亮了出来,不加掩藏,显得诗情磅礴,如屈原的大段内心独白(即“雷电颂”),是绝妙的“散文诗”。(3)诗歌的穿插。剧中多次穿插了屈原的作品,也增强了剧本诗的特色。
  3.事件与人物有一定的史料根据,但不受限制,增添了作者的想象。如剧本写南后诬蔑屈原是依据史书关于南后诬蔑魏美人的记载而虚构的;把宋玉写成叛徒,是根据史书关于宋玉“从容辞令”却“莫敢直谏”的记载而想象推衍出来的。作品的主人公屈原,符合历史的真实,但也有一定的理想主义的色彩(如写屈原与人民的关系,屈原怒斥一切偶像等等)。郭沫若认为“史学家是发掘历史的精神,史剧家是发展历史的精神”,他的这一美学的主张,在《屈原》一剧中得到了成功的实践。
  
  单位:湖北襄樊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