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0期

怎样处理《语文读本》

作者:秦新丽




  每学期和语文教材一起发到学生手里的还有语文读本,洋洋洒洒几十万字,能弥补语文教材的有限和不足,有助于学生开阔眼界,增加积累。但是对于那些挣扎在升学小道上的高中生们来说,是否又增加了他们的学业负担呢?如果课内不能有效地指导阅读,那些在繁重学业压力下已心力交瘁的学生们,课下又有几人会阅读《语文读本》?怎样处理《语文读本》成了摆在教师面前的难题。我在教学中采取课内指导与课外自学相结合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变被动为主动,注重量化考核,取得了明显效果。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质,还增强了学生的人文修养。
  
  一、加强课内指导
  
  1、整体阅读的指导
  《语文读本》的学习是提高学生迁移能力的很好途径。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一篇文章从何入手?如何深入?在指导学生读书时,常常用找“题眼”的办法。“题眼”是文章中最能显示作者意图的关键词或关键句子,出现频率较高。这样便于举纲带目,领起全篇。然后思考文章围绕主题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最后思考为什么这样写以及能给人哪些启发。如学习《拿来主义》这篇课文,题眼是“拿来”。文章围绕“拿来”写了为什么拿来,怎么拿来,拿来的意义。这样一篇复杂难懂的文章,思路就出来了,作者用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阐明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道理。由于有章可循,学生把课内学来的方法应用到读本的学习上,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迁移能力,还有助于学会审题、立意、选材、构思等写作技巧。这样,每篇文章都成了学写作的范文,便于模仿、借鉴,长此下去,学生读书就能读出门道。
  2、比较阅读的指导
  有比较才有鉴别,从方法上可以是类比,也可以是对比,让学生做到同中见异,异中见同。在比较中鉴别,从鉴别中提高。比较是深入理解作品进而鉴赏作品的基本途径,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更是课内阅读的很好延伸。学了《祝福》,让学生看读本中的《狂人日记》,体会到《祝福》是“吃人社会”的形象再现。由《祝福》中的“鲁四老爷”“柳妈”“祥林嫂”,我们更形象地感受到封建社会吃人的三个层次,食人者吃人(由上对下的残酷压迫);被人吃者也食人(被压迫者又去压迫比自己更弱的人);自食(对个性的自我压抑、自我扑灭)。加强了对封建社会吃人本质的理解,认识到狂人是最清醒睿智的,小家族从肉体上吃人,折射出中国社会的意识形态对个性的扼杀与吞灭。
  在教学中力争读本与课本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对课本的精讲有助于学生对读本的领悟、赏析,对读本的指导使它成为课内阅读很好的延伸与扩展。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二、开展读书活动,养成阅读习惯
  
  钱理群教授说:“有没有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是评价语文教学效果的主要标准。”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课前五分钟评点读本上一篇文章或读出精彩段落,每周一节读书讨论课,一个月举办一次读书活动,如诗歌朗诵、演讲比赛、话剧表演、辩论赛等,一学期举办一次“我与读书”的征文活动。这些活动激活了学生思维,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现才能的平台,可谓精彩纷呈。如诗歌朗诵中的声情并茂、演讲比赛中的慷慨激昂、辩论赛中的针锋相对,尤其是话剧表演中的惟妙惟肖,更是好评如潮。为了取得表演的成功,学生课下反复阅读剧本,仔细分析人物性格,揣摩人物心理,琢磨语气的轻重缓急等。导演像模像样,演员认真到位、配合默契,《日出》《玩偶之家》的表演,更是把读书活动推向了高潮。围绕《玩偶之家》让大家思考娜拉走后怎么办,这曾是“五·四”时热烈讨论过的话题,联系当今一些文学作品,深入探讨女性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极大热情。读书活动的开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还能为学生创设“自我表露”的机会,学生在自我表露的过程中获得了极大的满足和成功的喜悦,其创造性潜能得到了充分的挖掘。
  通过以上读书活动,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了“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转变,但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一件长期的事情,要常抓不懈。让他们在课下阅读时做读书笔记,可以摘录书中的华彩乐章,名人名言,也可以写自己对作品的认识和感受。强调注意欣赏精彩的描写和议论,学会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具体要求是每人每周读2-3篇文章,写读书笔记500字左右,点评一篇文章300字左右。注重量化考核,促使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就会处处留心,时时积累。而文学品位是一种长期积淀的结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没有量的积累,哪有质的飞跃?
  总之,着眼于对“人”的塑造,以培养健全人格和提高语文素质为目标,引导学生对《语文读本》的学习。学生阅读、赏析《语文读本》,就是在和许多名师大家交流。不仅能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还能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和人文素质,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高雅的兴趣爱好,向往高层次的人生追求,使自己的生命拥有一种亮色,使自己的一生有一个精神的底子,在人生的道路上不会迷失方向。
  
  单位:河南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第一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