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0期
教学语言艺术刍议
作者:李吉元
一、教学语言应具科学性
不同学科要求有不同特色的语言,科学性是教学语言的共性,是第一位的。教学语言的科学性体现在准确、规范、精炼、逻辑等方面。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当做到发音准确、吐字清晰、用词精当、造句规范、层次分明、结构条理、合乎逻辑,即注意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切忌信口开河,颠三倒四,更不能模棱两可、似是而非、自相矛盾。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语文功底和驾驭语言的能力,精心锤炼语言,重视教学语言的修养。
二、教学语言应具有丰富的感情
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工作是富有情感色彩的工作。这里所说的情感,一是教学内容需要表达的自然情感,二是对学生的期望情感,三是对事业热爱和追求进取的情感。感情充沛的语言才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材,提高授课效果。一名优秀教师走进课堂总是精神振奋,庄重亲切,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种热切的希望,使学生如沐春风,效果培增;相反,一个情感贫乏,冷若冰霜的教师走进课堂死气沉沉,语言缺乏活力,是不可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所以教师要热爱自己的职业,要富有情感地创造性地讲好每一堂课。如于漪所言,不开口不动情,不动情不开口。
三、教学语言应具有幽默感
幽默的语言能使教学活动增添无穷魅力,使授课效果大为增强,因为幽默的语言含义丰富,诱导思考,富有启发性,能使知识、道理变得浅显易懂,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对知识的消化吸收能力,让学生在笑声中得到放松,获得适当调节。幽默的语言还有助于树立教师的形象,提高教师的威信,使学生感到和蔼可亲。因此,教师要狠练基本功,不断给自己“充电”,做到厚积薄发,熟中生巧。值得注意的是,在运用幽默语言时,一定要适时、有度、健康,不能用粗俗低级的俚语。
四、教学语言要有节奏感
“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在语文教学中,要增强感染力,不能不注意教学语言的节奏,它主要表现在快慢适宜,动静相生,抑扬顿挫,起伏有致,缓似月掠平湖,急如平川跑马,强弱如同浪里行舟,只有这样才能产生较强的感染力,使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听”协调合拍,使学生进入听课最佳思维状态。因此,教师的语言节奏,要根据课文内容,巧妙地控制与调节。讲到重点、难点和关键的地方,语调应放慢,语气应加重;讲到疑点时,声调应提高,尾音适当拖长;讲到欣喜激昂处,眉飞色舞,妙语如珠,慷慨陈辞;讲到心酸沉痛处,言辞凄切,如诉如怨……语言摇曳多姿、富于变化,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积极而活跃的状态,以接受更多的信息和知识。
五、要善于运用体态语言
教师的体态语言是一种无声的形象语言。据心理学家研究,人类接受的信息总量中,有83%的从视觉获得,只有11%从听觉获得。因此,优秀的教师十分重视体态语言的运用,把体态语言看成是有声语言的润滑剂和调味品。在运用有声语言艺术技巧的同时,注意运用无声语言即辅之以手势、眼神、表情、体态动作等,不仅能够增加有声语言的表达效果,还能起到调节气氛,活跃课堂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和含义,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更完美、更富有艺术感染力。值得一提的是,教师的体态语言应和教材内容有机结合,使之举手投足,恰到好处,否则矫揉造作、手舞足蹈反而破坏课堂气氛,让学生觉得乏味。
教学语言艺术的运用技巧是值得每位教师深入探讨的课题。教师在课堂这个舞台上表演得越精彩,“观众”就会在欢快的氛围里接受教育,加深理解,提高欣赏水平,只有师生感情的交流与合作产生强烈的共鸣,才能使整个课堂教学获得成功。
单位:山东高唐县卫生职业中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