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0期
古诗鉴赏的应考技巧
作者:吴京华
一、注意诗歌题目
考生在鉴赏古诗时,最大的问题就是对作者的创作意图把握不准,对诗歌的意境和中心不能明确,由此可能造成理解错误,从而答非所问,自然就拿不到高分了。其实有不少诗歌,它们的题目对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题是很有启发和指导意义的,审读题目,常常就能抓住诗歌的关键。因为题目是诗歌的眼睛,读懂题目就能初步了解全诗的内容,这有助于披文入情。如唐代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题目中的“受降城”在唐代是防御突厥、吐蕃的前线,可见这是一首边塞题材的诗歌。“夜上”“闻笛”告诉我们,这首诗抒写的是军士征人久居边疆的深深思乡情怀。又如唐代朱庆余的《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首诗从表面看,写一个新嫁娘在初次见公婆前忐忑不安的心情,实际上是诗人以此比喻,想问主考官对自己的评价。题目中的“近试”就是指临近进士考试之时,如果不注意诗题,考生就会从诗句表面的意义入手,会误以为写的是新婚妻子在问新郎自己打扮是否切合时尚,能否讨得公婆欢心,那就离题万里了。
二、注意作者和时代背景
一般的考试出题选取的诗词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诗作,我们应该“知人论诗”。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风格豪放悲慨。而且不同的作者,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人生的经历不一样,他们的作品所表现的内容也不一样。如王维的诗歌,大都是山水诗,对景物的选择和布置体现了画家的匠心,“诗中有画”是王维诗最大的艺术特色;陆游的诗歌则充满了怀才不遇的激愤和爱国主义的光芒。不同的作者创作风格也是不同的,如李白的诗歌清新飘逸,杜甫的诗歌则沉郁顿挫;李清照的词风婉约缠绵,苏轼的词风则豪放旷达。
另外,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貌。适当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风貌,也就是常说的时代背景,同样有助于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比如盛唐时期,国力强大,其边塞诗多有一种豪迈奔放,一往无前,希望建功立业的感情基调,代表人物如王昌龄、高适、岑参等。而到了宋代,由于国力衰微,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外辱不断,国难当头,当政者却多昏庸无能,不思进取,因此其边塞诗则更多地表现报国无门的愤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代表人物如陆游等。在这些边塞诗里面,尽管仍然洋溢着爱国激情,但和盛唐时期相比,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
三、注意诗歌的序和注释
许多古诗词的前面都有一个不长的“序”,或交代创作年代,或交代创作缘由,或交代创作经过,或交代创作背景,还有的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不能忽视。如宋代姜夔的《扬州慢》词前小序就有“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之语,既点明了词的主旨,又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更不可忽视的是诗歌的注释。在高考试卷缜密的试题设计中,绝不会给考生提供无用的信息,所以古诗鉴赏题目下的注释是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短短几个字,却是出题人给的暗示。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此诗的思想内容;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此诗的用典或其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此诗的写作风格。所以,一定要仔细研读注释。
四、注意规范的解题步骤
古诗鉴赏不讲全诗的宏观测试,而是注重抓点带面,即抓住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中的某一项或几项来鉴赏。如2002年全国卷中“折柳”的寓意,2003年全国春季卷中“雁”的意象。尽管高考卷上未说明字数,但从留的空行看,答案不会太复杂,一般在百字内。如果在复习中特别注意不同考点规范的解题步骤,就能在有限的字数内最清晰完整的呈现答案,让人一目了然。如对诗歌形象分析,答案一般应该有三部分构成:诗中塑造的形象是什么;形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通过形象的塑造,诗人所要抒发的情感或表达的意旨是什么。又如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时,不仅仅要知道表达技巧“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知道“为什么”(这种表达技巧本身的表达效果)和“怎么样”(这种表达效果对表达诗歌思想的作用)。
总之,鉴赏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日之功,要靠平时的积累和训练,它是综合阅读能力的体现,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复习。但适当注意一些解题的技巧,对考生也是大有裨益的。
单位:湖北恩施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