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1期
鲁迅小说教学与语文审美教育
作者:何平滚 何平清
学校美育应是主渠道。而学校的整个美育过程中的语言美育则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语文教学之所以能够实施美育,主要原因有:首先语文教材中具有丰富多样的审美对象——五彩斑斓的文学作品。其次,语文教学具有寓教于乐、怡情养性、潜移默化的特征,这一点与美育特征吻合。再次,语文课本集中反映了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三大特征:形象性、情感感染性、超功利性(超越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政治道德教化的工具性,让学生自由自觉地非强制性地在审美中受到知识和思想道德的教育)。从上述分析可看出,语文教学中可实施美育,语文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美育的过程。
一、时代呼唤语文美育
美育属于人文性范畴,正是我们做得很不够的地方。新的时代,新的形势,呼唤着语文教学必须将审美教育放在重中之重,使学生享受美的熏陶。
在当前如火如荼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思潮泥沙俱下,涉世不深的学生难免受其影响,在纷繁复杂的世象中,他们感到困惑,出现迷茫,甚至手足无措。是非观念淡薄,美丑界限模糊,审美情趣出现扭曲,审美观念产生偏离,一些人把庸俗当成高雅,视丑陋为美丽。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担负起对学生实施美育的神圣使命。引导学生在美的愉悦中获得情感的解放和升华,进而唤起学生真善美的情怀。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语文美育是当代社会的迫切需要。由于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情感的艺术,也是想象的艺术。而且在美育过程中,学生是
审美的主体。教师是美育的中介。因此语文美育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中介,咬定“情感”和“想象”不放松。惟其如此,语文教学才能生动活
泼起来。
二、鲁迅小说的审美功能
鲁迅小说可以满足精神享受。人的需要既有物质层面的,更有精神层面的。现实人生中,人总会受到来自外界社会压力的束缚,内心由此而痛苦。于是,人们就需要通过审美活动来超越这种羁绊。鲁迅小说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让学生沉浸在物我两忘的美妙境界中。《社戏》中孩子们偷豆的情景莫不是我们读者自己童年生活的克隆?孩子们的天真直率难道不能满足我们内心一种潜在的怀旧情愫?
鲁迅小说可以净化学生心灵。今天的学生求知欲强,渴望独立,但心理不够成热,情感不大稳定,美丑意识模糊,大众文化又无孔不入,学生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无益于高尚的审美情趣的养成。鲁迅小说中所寄托的情感大都爱憎分明,如《孔乙己》的教学要让学生懂得“爱”和“恨”,爱孔乙己的善良,恨封建科举的毒害。学生的心灵在小说的审美过程中能激起波澜并得以净化。
鲁迅小说可以提升审美能力。鲁迅小说在人物的塑造、情节的处理、结构的安排、环境的渲染、语言的表述上都别具一格。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如果能真正领悟其小说的精彩,审美能力会由此上升一个台阶。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完全可以说鲁迅小说的确是审美教育的绝佳素材。
三、鲁迅小说的美育策略
语文美育策略是指在语文教学中依据学生的审美心理机制,利用审美对象(教材)对学生采用的美育途径、方法。紧扣学生的审美心理机制,遵循学生审美接受心理规律,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基本的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引导感知,建构形象——感受鲁迅小说的人物美
审美感知是审美活动的起点。鲁迅小说向我们展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独特的生活画卷,并精雕细刻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典型。鲁迅笔下的主要人物个个血肉丰满、逼真生动、活灵活现,这些美的形象又是通过语言符号建构出来的。而语言符号本身不是有直观性的,加上感知是审美活动的起点,因此对小说的审美必须立足于语言的感知,将作品中的语言还原为一定的意象,使小说的艺术形象在读者头脑中活生生地显现出来。那么如何感知?
一是“美读”感知。小说是语言的艺术,而语言又是语音和语义的组合体。朗读是体会语言精美的良方。小说的美是读出来的,边朗读边建构形象,感知人物美。朗读的方式灵活多样。(一)教师的范读;(二)学生的自读。个人读、集体读,要求读得正确,读得清晰,不加字,不漏字,不错字,不倒字,读得流畅、轻重适宜、高低得体、停顿恰当、快慢适度;能达意有感情。
二是咀嚼语言。小说的语言表面上是静止的,它需要审美主体透过文字的表层,去挖掘,去探寻潜藏在字里行间背后深层意蕴。
(二)激发情感,达成共鸣——体验鲁迅小说的情感美
情感是审美心理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审美的中介动力,又是审美的体验、效应。没有情感的推动,审美无法进行,只有依靠情感,学生和鲁迅小说才会产生相契的“共振”效应。教师要用自己体验到的小说中人物的快乐与痛苦去感染学生的快乐与痛苦。可以说没有教师动情地教,就没有学生动情地学。那么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1、创设情境,渲染氛围。心由境造。因此教师适时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审美情境,将小说中描述的客观场景,通过声像的巧妙组合再现于学生的眼前,让学生看得清晰,听得真切,声像的组合,使学生的兴趣盎然,学生沉睡的情感也得以复活。教《祝福》时,特意安排学生观看影片《祝福》,直观地展示祥林嫂悲惨遭遇的画面,让学生形成对主人公的感性认识。直观的图像能让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历其事。
2、设身体验,升华情感。文学是“人学”。有的时候作家有意淡化情节、强化情绪、浓化意境,使小说烙上诗一般的韵味。鲁迅的《社戏》没有凸现传统小说(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发展轨迹,竭力营造一种蕴含丰富的情感氛围、情感世界。《社戏》描述的是我们学生所熟知的故事。“偷豆”、“看戏”的情景学生似曾相识,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联想、想象,把自身相同、相近的生活经历融入文章的形象中,身处其中,与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急人物之所急,喜人物之所喜,悲人物之所悲。
(三)积极想象,填补空白——发现鲁迅小说的空白美
作品的不确定性和空白越多,给读者留下的思考余地和想象空间愈大,便愈能激起读者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阅读活动也才能成为真正的审美享受。想象是审美的翅膀。鲁迅小说充满着虚实相生的艺术。他以虚化的手段,将一部分内容推到幕后,遮掩起来不写,给读者留下足够的空白,使小说意蕴无穷,而且有言外之意、象外之境,让读者展开自由联想和大胆想象,不断补充、丰富和创造。如《故乡》中“我”与阔别多年的闰土见面的对话描写。要么吞吞吐吐,话说“半截”,要么话虽说完,却意无穷。一声“老爷”,将儿时的天真无邪、亲密无间冲得七零八落,像一道厚实的屏障横在“我”和闰土之间,对话短而中断,一切尽在无言中,“我”的痛苦、悲哀、心酸、同情扑面而来,读者对造成闰土麻木与不幸的那个社会的愤恨也油然而生。
(四)启发思考,达到理解——领悟鲁迅小说的理性美
鲁迅小说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发人深思的典型。作者以上述人物为载体,通过他们的人生际遇折射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真实面貌和历史风云,激起读者对旧社会旧时代的深恶痛绝。鲁迅小说立意的深远使它们具有一种含蓄深刻、颇值玩味的理性美。所以,作为审美主体的学生,对鲁迅小说的阅读必须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否则,只能是隔靴搔痒式的阅读。比如欣赏《祝福》,如果学生只看到她屡遭不幸的表面情形,就会认为她的悲剧是一系列偶然因素造成的。实际上她的悲剧有着深刻的必然性。教师要联系时代背景,启发、引导学生真正认识到祥林嫂的死亡并非夫死子亡的必然结果,假如没有封建的伦理观念的禁锢,祥在丈夫死后拥有选择自己幸福的权利,她就不会被卖进深山,不进深山,就可能不会再度发生夫死子亡的惨剧;假如不是传统的道德观念作祟,祥在祭祀时就不会被视为“不干不净”,她难道会落得个心灰意冷、绝望而终的下场吗?由此看来杀害祥的真正凶手应是“吃人”的封建礼教。当学生认识达到这一层面,能不获得一种真正理解后的审美愉快吗?
总之,鲁迅小说教学中,只要正确处理好教师、学生、鲁迅小说三者的关系,充分发挥教师的审美中介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审美的主体,变课堂为审美的乐园,学生的人格可得以升华、心灵可得以净化、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可得以提升,语文教学也必将别开生面。
单位: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基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