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1期
朗读教学的层次性
作者:王高年
钱梦龙老师教《死海不死》,虽然这是一篇说明文,但他仍然指导学生朗读,纠正了那种认为说明文没必要朗读的不正确的观点,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不少启示。对说明文的朗读要求,钱老师是“不漏读,不增读,不倒读,不错读。”这些看似简单的要求,对一个初中生来说,在只有几分钟的准备时间,要真正做到还是不容易的。钱老师采用的“四不”朗读要求,既符合教材的特点,也符合初一学生的实际,是十分科学的。在具体指导学生朗读时又分两步走,先是默读,再是朗读。这些指导与要求十分注意层次性。宁鸿彬老师上《皇帝的新装》也指导学生朗读。先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由学生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这是一篇童话,较之说明文更有读性,但又不同于散文,因此宁老师的朗读指导,定位在“读准”,是十分恰当的,是考虑到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宁老师也注意朗读的层次性问题。对于初中学生,对于这些教材,两位老师的指导是很有针对性的。
浙江省特级教师王幸平指导学生朗读《屈原·雷电颂》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这符合散文诗的特点,符合剧中人物的性格,也符合高中生年龄特点。王老师先请第一位学生朗读,要求是“读准字音”,学生读过之后,老师纠正了几个字音。在此基础上请第二位读,要求是“读出节奏”,比如“你把我载着拖到洞庭湖的边上去,拖到长江的边上去,拖到东海的边上去呀!”一句,学生朗读时“载着”一词后没有停顿,老师就作了示范,因为“载着”这一动词领起的是下文的三个“拖到……边上去”。这样的指导,学生不但知道节奏的要求,而且明白为什么“载着”之后要停顿的道理。然后请第三位朗读,要求读出感情,读出文章的气势,读出屈原那胸中的悲壮激情,读出如“风”似“雷”像“电”一样的气势。王老师的朗读教学充分体现朗读教学的层次性的。洪镇涛老师指导学生朗读《最后的一次讲演》的要求是,朗读时除了要做到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之外,有时还要辅以必要的动作。正如古人说的“歌咏之不足,则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只有这样才能把自己的感情完全地表达出来。这朗读的要求就更高了。当初我们听课的老师还担心这一目标难以实现,但在洪老师的指导之下,学生也基本上达到了目标。
笔者在上《沁园春·雪》也指导学生朗读。在读准字音基础上,主要指导学生读出节奏。特别注意上阕的“望”,下阕的“错”等领句字之后的停顿。这一指点,学生容易理解,容易掌握。到了高中读《沁园春·长沙》《雨霖铃》等课文时,就能够处理好领句字的节奏把握。如“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中的“看”“恰”“念”等字都能很好的处理,至于《滕王阁序》一文中这样的句子就更多了。朗读的第一个任务完成了。在读出节奏的基础上,要求读出感情,读出情味,读出意味,读出余味。比如《沁园春·雪》的最后一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全词感情的高潮,其含义是非常丰富的。我就要求学生反复品读,要读出伟人的豪放旷达,读出领袖的自信倜傥,读出“王者之气”。据说蒋介石看到这两句时,有“天无二日”之评,其意十分清楚。由于受到年龄等的影响,初中的学生很难读出这种感情,所以我的教学任务完成得并不十分出色。回顾头来想一想,我当时的要求是过高的,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还不可能理解“王者之气”,违背了层次性的要求,因而没有达到目的是在情理之中的。在高中上《沁园春·长沙》一课时,再回头读《沁园春·雪》学生就更有情味更有意味了。从这个失败的例子中可以看出,教学中注意朗读的层次性要求是十分重要的。
朗读的层次性,我们的教材编写的要求也是十分明确的。语文每一册教材都体现了不同的侧重点和明显的朗读层次。第一册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清楚朗读课文;第二册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进行速读训练;第三册,有表情朗读课文;第四册,读出议论文的语感和语气;第五册,读出诗词的意境,体会诗歌的感情。这就构成了初中语文朗读能力序列,教师在教学中应很好掌握这一要求,体现层次性的要求。
朗读的层次性,早在宋朝的朱熹就注意到了。这位语文教育家说过,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读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这里讲的是对读的基本要求,钱梦龙老师的要求与朱熹是一脉相承的。朱熹还进一步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的过程,是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的过程。朱熹又说“三到之中,心到最急”,这一过程,细说起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有层次的。我们学生朗读效果有时不够理想,有的是违背了“层次性”的原则,只有眼到口到而没有心到,只相当于和尚念经,有口无心,那当然不会有好效果。
朗读教学的层次性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假如我们真正认识到了,然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要考虑教材,又要注意学生,这些问题是不难解决的。
单位:浙江绍兴鲁迅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