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1期

课堂教学中的“静思默想”

作者:曹进海




  随着新课标的逐步实施,广大教师的教学理念正在不断更新,语文课堂教学更是迎来了一片新的教改曙光。“满堂灌”、“满堂问”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已成过去,“课堂讨论”日趋成为一种时尚,有时课文尚未读懂,便前排后排几人一组开展讨论,还有课堂辩论、课堂表演、影视观摩等,大都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活动充分,以至整堂课自始至终都热热闹闹的,于是“满堂灌”、“满堂问”又逐渐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满堂闹”。
  诚然,“课堂讨论”体现了以学为本的新型教学观,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运用得当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然而“课堂讨论”的教学模式也因其“时尚”而渐渐成了课堂上的一种“点缀”。其实,教学过程中学生适度的“静思默想”正和讨论乃至辩论等环节一样都是不可或缺的,只要在恰当的时机适度运用,完全可以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功效。《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法的形成。”
  
  一、“静思默想”有助于促使学生强化思维,深刻理解
  
  人的智商有高有低,思维的速度有快有慢。如果在课堂教学中不顾大多数学生的思维进程,不给予他们充裕的时间独立思考,那么,即使课堂气氛再热闹,但对绝大部分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智力的开发而言,其收效也是甚微的。假如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味生搬硬套“课堂讨论”这种教学模式,那就不是以学生为主体,也不是启发式,而只是片面追求热闹,流于形式了。这样的热闹也只是一种假象,且不可能持久。从这个角度来说,给学生一点“静思默想”的时间的确十分有必要。
  换言之,对有些疑难问题,即使学生百思不得其解,但当他们经历了一番表面沉默,内心激烈的“静思默想”之后,在“心求通而未解,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下,再进行小组讨论或由教师讲解,也总比“江河直下”般的勉强讨论或连续讲解效果要好得多。
  
  二、“静思默想”有助于激发维持最佳学习动机,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
  
  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广大教师在改变学习动机过弱这点上,探索较多,办法也不少:相对而言,在如何抑制过强学习动机,避免学生因过于激动忙乱而影响思维这点上,却往往疏于研究。事实上,“静思默想”在学习动机过强或过弱之间,可以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尤其在抑制过强动机这方面,更是功不可没。特别是部分初中学生,思考习惯还没有很好养成,阅读也好,答问也好,往往耐不住寂寞,发言之类虽然踊跃,却不免有口无心。这时候,教师适当地制造一些让学生“静思默想”的机会,倒是很可以促使学生潜心阅读,埋头思索,有助于为下一轮的“热闹”蓄势。
  当然,也有的学生存在的问题恰恰相反,其学习动机始终过弱。究其原因,往往源于缺乏学习自信心。如何来帮助这类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从而真正做到使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呢?笔者认为,应不怕课堂上一时沉默,给予这类学生以较为充裕的考虑问题的时间,再辅之以教师、同学的点拨、启发,从而使他们凭借自身的能力与努力,求得问题的正确答案。假如我们对这类学生能够长期启发引导,那就能让他们领悟到这一点:即“我并不比别人差”。久而久之,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必然增强,就此而言,课堂上让学生适度的“静思默想”确实值得提倡。
  
  三、“静思默想”有助于创设教学情境,培养情感,陶冶情操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在适当的时机,适度创设“静思默想”的教学情境,还有助于学生情感的培养,情操的陶冶。
  我在教学《回忆我的母亲》一文时,精心设计了一次短暂的沉默来使学生加深体验:我先提了一个问题:“爸爸妈妈知道你的生日在哪一天吗?向你祝贺过吗?”问后,找要求持肯定答案的同学举手,学生们似乎不屑我的提问,纷纷骄傲地举起了手,还神气十足地左顾右盼。于是我又出其不意地抛出了第二个问题:“你们中间知道爸爸妈妈生日的请举手。”刹那间,整个教室安静了下来。我又不失时机地重复了一遍,教室里依然很安静。过了一会儿,才有几个同学举起了手,他们感到投向他们的目光是略带敬意的,便显得更矜持了。“向爸爸妈妈祝贺过生日的请举手。”我再一次发问了。教室里寂然无声。在安静的环境中我又满含希望地重复了一遍,还是寂然无声。我又和学生一起静默着。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是在享受沉默,因为我看到不少同学脸上露出一缕歉疚、自责、不安的神情。可是,我并没有批评他们啊。
  这一片段所展示的教学情境,我不敢自居达到了于漪老师倡导的“教到学生心上”那样的境界,但这一短暂的静默带来的教学效果却是其他教学情境所无法比拟的。要是没有静默,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操陶冶要逊色多少啊。假如老师在学生无以对答时继之以义正词严的批评教育,那又何以能产生如此震撼心灵的共鸣呢?正因为如此,我们在教学中如能做到合理地运用“静思默想”来创设教学情境,“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语文课程标准》语),必将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培养情感,陶冶情操的目的。
  
  单位:江苏如皋市薛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