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1期
《在山的那一边》教学随笔
作者:徐志宏
初次背课新诗《在山的那一边》,觉得无从下手,后来经过同行之间的讨论,心中有了一些眉目,确定了教师领着赏析的教学设计。但同时心中也有些疑问,怎样才能使欣赏到位,又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呢?
带着这种不安走进课堂,我先找到一个同学试着朗读课文,没想到就在这位同学朗读完毕,出现了一个意外,一位女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他有几个地方读的不合适”,我不禁一惊,“那你给同学们读一下这几个地方好吗”?她读后,我感觉处理的的确很好,我便问她为什么这样处理?她的分析很到位:“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中的‘终于’应重读,它体现了‘我’爬山的艰难。依然是山中的‘依然’也应重读,因为当时我爬上山后却没有看到海,心里很失望。”我非常高兴,表扬了她,没想到这一表扬,激起了同学们的兴趣,纷纷提出自己朗读的意见。
生:“一次又一次的‘又’字应重读,这样才能反映我的失望之深”。
生:“全新的世界中的‘全新’应重读才能反映我的惊喜。”
生:“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应该用一种舒缓的语调来读,才能表现我当时的好奇和遐想。”
生:“妈妈,那个海呢?应读出我当时的委屈和疑惑。”
生:“是用信念凝成的海中‘信念’应重读,这是妈妈告诉我只有怀着坚定的信念才能达到目标。”
生:“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一次次’应重读,才能表现我跌倒又爬起,前进的道路虽坎坷但决心不改。”
生:“我枯干的心灵,‘枯干’一词应重读,才能反映我奋斗的艰辛。”
我发现这不就是赏析吗,何需老师再讲呢!于是我就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品味诗的语气语调,让学生自己来欣赏诗的内涵,这节课学生非常踊跃。
第二节,在另一个班,我改变了教学设计,实施通过反复朗读由学生自己进行赏析,效果也非常好。
这次体验,让我认识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只要老师给他们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给他们及时的鼓励和引导,就能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这次体验让我认识了自主教学的重要性,也从此在教学中积极倡导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
单位:河北唐山市三十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