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诗歌的诗化教育

作者:陆亚红




  中国是诗的王国,从《诗经》到《楚辞》,从汉乐府到魏晋南北朝民歌,从唐诗、宋词到元曲。诗歌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诗歌凭着它那高度凝练的、富有节奏感和跳跃性的语言,以及含蓄优美的意境,成为文学中的一颗璀璨的明星。它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丰富人们的情感,启迪人们的思想,净化人们的心灵。孔子的“兴、观、群、怨”就肯定了诗歌的巨大作用。
  我认为语文教师应高屋建瓴,对诗歌采用诗化教育,将课本中的诗歌作为激发学生阅读诗歌和提高语文成绩的载体和催化剂。
  
  一、诗意地导入新课
  
  诗意地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促进学生进行丰富的联想,从而调动阅读兴趣。
  例如,教《蜀道难》这首诗时,我设计了如下的导语:“我们曾经和李白一道梦游了天姥山。在诗中,他神思灵动飞扬,豪气纵横捭阖,像天上的云气;他神游八极,自由驰骋,像原野的奔马;他抖去一切凡间的尘埃,完全恢复了他仙人的姿态:上穷碧宇下落黄泉。今天让我们再次追寻诗仙,一起神游蜀道,领略蜀道的神奇风光。”听了这样的导语,学生们一个个兴趣盎然,面带笑容,很快进入了学习诗歌的情境中。
  
  二、诗意地再现背景
  
  介绍哪些背景,何时介绍,这是一门教学的艺术,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知人论世”。诗意地再现背景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我在教《兵车行》前,概括介绍了杜甫人生的几个重要阶段:年轻时代饱读经书,胸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远大政治抱负。746年来到长安,参加了李林甫主持的欺骗性的考试,后来写了三篇《大礼赋》称赞唐玄宗举行的三个盛典,得到唐玄宗赞赏,但由于李林甫作梗,未被录用。政治经济困窘的他只得充当贵府中的“宾客”,后来做了左拾遗等官职,但由于上疏救房琯,得罪了皇上,又遭到同列的嫉妒,官场不得志,后半生过着靠人施舍的生活,他亲眼目睹了“开边”战争和“安史之乱”的残酷,深刻认识到现实的黑暗和人民的不幸,形成了沉郁顿挫的诗风。
  
  三、诗意地朗诵诗歌
  
  可以通过指导性阅读、范读、领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的有表情地诵读诗歌,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更好地体会诗歌的优美节奏,体会诗歌的优美意境,激发学生的阅读诗歌的兴趣。
  教《登岳阳楼》时我这样指导诵读:这首诗所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感慨也极为深沉,要读得缓慢些。首联从“昔闻”到“今上”长达数十年,已包含着人世沧桑的感慨,读得快则意味不同。颔联写岳阳楼景色,读时宜有纵目远眺之意,“日夜浮”三字尤应慢读——似乎说“多少个日日夜夜就这样过去了”,这是为下文蓄势。下面两联说感慨,要用深沉的语调读:颈联说个人,有无限辛酸,调子低些为好;尾联说国家,有满腔悲愤,调子应稍稍上升——这是全诗高潮所在。
  
  四、诗意地创设意境
  
  由于诗歌语言的高度凝练和跳跃性,学生的阅读水平有限,对诗歌的意境理解往往比较肤浅,若师生能展开丰富的联想,生动地创设诗歌的意境,就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深刻地了解诗歌的内容。
  例如《蜀道难》,由一幅幅神奇壮阔的画面所构成,那阔大的意境,逼人的气势,学生可能不能很好体会到。我先教学生准备书面发言材料,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画面,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出这个画面,并说说这幅画面的作用。然后叫学生发言讨论。下面是四位同学的精彩发言:
  甲:我喜欢“五丁开山”的画面,诗用16个字就将民间传说中关于五丁开山的故事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出来,使我们仿佛听到了五丁拽蛇时的大声呼唤以及随后一声使山河改观的巨响,也仿佛看到无数勇敢的人在高山上开辟道路、架设栈道的情形,不禁要赞叹神力和人工的伟大!
  乙:我喜欢攀登青泥岭那幅画面。一位老人在曲折盘桓的山道上蹒跚地攀登,伸手能摸到星星,紧张得不敢呼吸,用手抚着胸口叹息着,这个画面以点带面突出蜀道的萦回、峻危和攀登的艰难,细节描写绘声绘色。
  丙:我喜欢刻画畏途环境的画面。诗人将我们带入一个古木荒凉、鸟声悲惨的境界。山林像原始森林一样荒寂无人,杜鹃在空谷中悲凉地啼叫着,使山谷显得更幽静、凄凉,渲染了旅途和蜀道上空寂静苍凉的环境,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丁:我更欣赏刻画蜀道的险恶和惊心动魄的画面。“连峰去天不盈尺”是说它的险,突出它的高;“枯树倒挂倚绝壁”衬托绝壁的险,渲染了蜀道的惊险气氛。然后由静而动,写出了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喧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排山倒海惊心动魄的强烈艺术效果,使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对诗歌进行诗化教育,可以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自觉吟诵诗歌,扎实提高学生朗读、鉴赏诗歌的能力,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语文高考成绩。多年来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
  
  单位:江苏如皋市石庄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