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作文教学要重视写作前的酝酿

作者:赵建林




  新课标的实施,掀起了课程改革的高潮,新课标中的基本理念,是前所未有的新理念,是符合素质教育规律,适应时代潮流的教学理念,广大教师都在努力实践着新课标,在教学中活学活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笔者也在作文教学中对新课标的理念进行了尝试。
  
  现状探析
  
  时下不少学校流行的写作教学经验是:把历届升学考试的作文试题分成“亲情”、“师生情”、“祖国情”、“好人好事”、“祖国新貌”、“我的理想”、“一次难忘的经历”、“一个对我最有影响的人”、“一本足以影响我一生的书”、“在逆境中奋进”、“四季景色描写”等十几种类型,从一些《优秀作文选》之类的书中选出几十篇让学生熟读背透,以应付各类作文比赛、作文考试。这种“高效”的训练方式在无数学校盛行,学生们反复练笔中滚瓜烂熟了《历届高考优秀作文选》中的范文,在具体的写作时甚至背熟了《分类描写辞典》、《警句格言汇编》中的精彩语句,任你出什么题目,他们都经过严格的猜题、拟题、选题、破题训练,他们会熟练地按照题意要求从大脑库存中搜索现成的话语、情节甚至主题思想,砌砖头似地组装出一篇篇文章来,致使作文成了“套圈”游戏,结果出现了一些滑稽的现象:
  “在学习雷锋的日子里”,有一半学生凑巧“捡”到了装有巨款的钱包,另一半学生则正好有机会“搀”老太太过马路;
  一个班里的学生为表现家庭困难,有四十几个人恶狠狠地“迫使”父母失业;
  为表现独生子女的困惑,有一半以上的人果断地让父母“离婚”;
  为表现一种难忘的亲情,有三分之二的人让父母中的一个“潇洒死一回”……
  陈旧的写作教学模式衍生出的“新八股”像一块沉重的大石头压迫着学生们的心灵,使青少年在识字之初、涉世之初,就活生生地把原本活泼、彩色、充满张力的思想硬塞入一个统一的模子,流水线似地生产出一种通用的流行语言。写作的练笔被这种“八股”式的“套子”污染了,假话、假感想、假故事弥漫在学生们的笔端。
  
  意义探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表达与交流”的目标中提出:“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同时在“教学建议”中提出:“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新课标呼唤作文教学的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引导学生写深刻透彻的文章,写生动形象有文采的文章,写有创见、有个性的文章。我们应该顺应课程改革的潮流,走契合时代精神之路,改变旧的观念,寻求一条新的作文教学之路。
  
  对策探讨
  
  如何引导学生找回自我,用自己个性化的语言来展现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情感,凸显自己的心态,写出真情实感的好文章呢?笔者认为应该跳出写作传统训练的围墙,把作文训练的重心从动笔练习移到动笔以前的酝酿阶段,即用“功在笔先”的作文训练方法来训练学生的写作。下面谈谈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对策之一:提高学生对生活的审美感受能力,激发写作情感。学习写作,必须加强学生的练笔,这对于学生掌握写作方法、提高书面表达能力的作用无疑是十分明显的,但我认为首先要解决为什么拿起笔的问题。
  早在《毛诗序》中就有关于写作的根本性质的体悟:“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汉书·艺文志》也提出写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基本特征。由此可见,写作的推动力源于一种对社会的感受。而现在学生练笔中的那些“套子”忽略了写作须有感而为的要旨,也窒息了学生能动的天性,原本应该才情飞扬的写作变成了毫无灵气的操作,个人的真情实感被粗暴地遗弃在一边,误入了机械麻木的死胡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第一要着是解脱“套”在学生头上的“紧箍咒”,使他们释放出本属于青少年的灵气来。灵气来自哪里?灵气来自年轻纯净之心对生活和社会的真切感受,对生活和社会的真切情感。所有的好文章,都是以写作者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审美感受为其发端的。如刘嘉俊的《物理班》,作者自信自如地驱动了当代高中生在高考压力下的压抑感和在异性面前朦胧的异样感觉,写出了一曲洋溢青春活力的人生短歌。这种调动起自己的情感,使其渗透到字里行间的叙述上,比起直接抒情,具有更吸引人的美感,更强的文字感染力。
  因此,我在教授字、词、句、篇和语(法)、修(辞)、逻(辑)、文(章)的同时,特别注重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审美感受能力和调动情绪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摆脱经验,学会用新的“眼睛”去观察熟悉的生活,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美,从而激发自己写作的冲动,推动文思和情感的奔涌,在笔下流出动人的文字,涌动着对社会、生活的真实情感体验。
  1、爱情的憧憬。大量文章直接抒写或间接涉及初恋情怀,然而情境笔调绝不雷同,有情纯的向往,有凄美的迷惘,或是理智的克制,或是激情的辩护。那一份骚动焦虑是最真实的当代青春文本,它的真挚足以令人感动。
  2、世态的冷看。友情的失落令人惆怅,《时间会变,只友情不变?》写出了隔膜带来的伤感。世态的炎凉催人早熟,少年的热泪更能反衬世情的残酷,《泪,流在心里》拉出了悲情的强音。
  3、两难的无奈。《当一个“人”死的时候》,展示了一个矛盾的场景:杀死浣熊,就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获得一辆“至关重要”的汽车;然而浣熊绝望的抗争,使他在直面自己的残忍时,对着善良纯真的天赋意识热泪盈眶。人性与兽性的抗争惊心动魄,震撼人心。真实地描写悖论,能够克服肤浅之弊、体现强大的张力,引发人们的深沉思考。
  4、激情的抗争。有损身心健康、压抑创造能力的应试教育虽已四面楚歌,但对莘莘学子而言依然是无法摆脱的围城,而学生们“救救孩子”的呐喊就更为真切而悲怆。《我能行》,则写出了一个截肢少年对他人过度同情的深刻反感,她在心中激动地喊出了“他们截取了我的腿,不是我的脑袋”。
  5、宽容的豁达。生活的苦难能够压垮一些人,却也能使另一些人坚强起来,痛苦的眼泪能使心灵变得异常的丰饶。《站在十几岁的尾巴上》一文中叙述了离婚父亲的种种狠心行为,但孩子在结尾处表达出的宽容令人倍感酸楚,这种超越苦难的大度实在是可贵的心灵财富。
  对策之二:注重阅读,提高写作“悟性”。中国的读书人,从来特别讲究做文章。而古人学做文章,却从来没有《写作宝典》、《作文大全》之类的教材。大多在读书过程中自己渐渐感悟,读的书多了,学而思之也多了,慢慢地掌握了做文章的规律。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写作是个悟性的体验活动。其实,文无定法,抽象的写作法则和技巧终究难以求全。万物更新,表现方法也不断发展,即使吃透背熟了所有的法则和技巧,但具体写作时并非依赖理性的选择用何种表现手法,经常是靠灵感的感性选择而信笔写去。这种“感性选择”的基础就是平日读书中“悟”的积累,因此古人学写作重在读书。宋朱熹说:“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万卷书悟出写之道,比死记几条作文诀窍、强背几篇典范佳作更能得写作之精髓。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