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主体性语文教学的形似与神似
作者:尹应睿
一、“形似”的种种现象
1、满堂问
我们时常听到这样的课,一篇课文学生都读好几遍了。老师问:本文的作者是谁呀?听说有位老师在教《藤野先生》时提了100多个问题,真不可思议。这样的语文课堂肯定是热闹的,但是学生没有实质性的收获,听起来还觉得累,他们是不会真正喜欢的,更不要奢谈陶冶情操了。
2、满堂论
论者,讨论也。时下课堂时论成风,本来必要的讨论是要的,但是为讨论而讨论就大可不必了。论者,辩论也。本来在语文课堂上来点辩论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不适合辩论的就不要生拉硬扯地拿来辩论了。有位老师在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就犯了这个错误。鲁达打死镇关西,鲁达是官,镇关西是民,虽然镇关西是恶民,但鲁达也不该把他打死。于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法庭辩论,对鲁达进行审判。过程是这样的:开庭,法庭陈述,辩论,最后陈述,休庭,宣判。应该说这节课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但是语文味太淡太淡了,因为偏离了本课教学的重点,舍本而逐末,变成了法制教育课。
3、满堂动
语文教学提倡动口、动手、动脑,可我们有不少语文老师一上语文课就要“动人”,甚至每节课都在动。演课本剧行不行,行!篇篇课都演行不行,不行!如《项脊轩志》一文,有老师将“某所而母立于兹”至“吾从板外相为应答”搬进课堂进行表演,结果引来学生的哄堂大笑,弄巧成拙,破坏了文本本身的情感美。
4、满堂看
你不是提倡“自主”吗?那好,他就让学生好好“自主”一回。有位老师在教《荷塘月色》时就通过多媒体把一幅幅美景展示给学生看,一节课下来,学生不是看月色下的荷塘,就是看荷塘上的月色。学生看得轻松,教师教得轻松,但当你静下来一想,这不叫语文课。它抛开了文本语言,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的是学生的惰性思维能力。
二、“形似”的种种问题
问题一:问、论、动、看、转,在语文教学中都是要的,有的还是必须要的,但是如果满堂课单一进行则是不科学的,也是语文教学不允许的,是严重违背新课标的教育理念的。
问题二:问得不好,论得不妙,动得太多,看得太杂。有句广告词叫“心动不如行动”,我看凡“形似”的课有的是行动,而没有学生的“心动”,与语文教学的目标相去甚远。
三、要“形似”,更要“神似”
1、问要问得恰到好处
应该说,学生是爱思考有价值的难易适中的问题的。鉴于此,就要求教师这个主导者在认真研读文本时预设几个有价值的而且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适时给学生思考,当然随堂设计的有价值的问题更好。“一问激起千层浪”就最好。有位老师在教《赤壁怀古》时,设计的问题是:作者为什么以周瑜为例,而不以诸葛亮为例呢?一问就问出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学生的思维潜力自然就容易挖出来了。
2、论要论得到火候上
无论是形式多样的讨论,还是唇枪舌剑的辩论,语文课堂上都是需要的。但是要适时适当,“论”得过多或者“论”得不是时候,还有论得脱离文本都是有违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的。武汉市四十五中的一位老师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他教《犟龟》一课时,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犟龟的“犟”到底该怎样理解?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是倔强,不听劝阻,含贬义;有的说是持之以恒,含褒义。那位老师迅速抓住这个教学契机,组织学生进行了五分钟的辩论,且把课堂推向高潮。这样的“论”,其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3、动要动到心坎上
“心动不如行动”,我看在语文课堂上最好是倒过来:“行动不如心动”。主体性教学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张扬他们的个性,促进学生的发展。这需要学生行动,但从根本上说要学生“心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陶冶学生的情操,让他们喜欢上语文。
4、看要看得有目的
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已经讨论得很多了,我不想多说。但是动不动就是多媒体可不行。时下有人就走进了“多媒体”胡同,抛开文本,凡课文“一看了之”。教《林黛玉进贾府》,首先就把林黛玉进贾府的路线图一遍一遍展示,学生不需要想象和联想了,接着再让学生看书印证即可,这就搞反了。应该是先看书,再让学生想象、联想,然后再让学生看多媒体课件加深印象。
总而言之,主体性语文教学要从“形似”走向“神似”,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想,主体性语文教学形神兼备的那一天就一定是语文教学的又一个春天。
单位:湖北恩施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