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课堂教学的十种点拨方法
作者:梁心清
一、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行点拨
文章的内容是为表现中心服务的,那么文章中大到一件事、一个人物,小到一句话、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符号都可能同文章的中心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理解这些东西的时候,有时只要联系中心思想想一想,便有如醍醐灌顶。所以当学生答不出某一个问题的时候,老师可以提醒他联系中心思想去思考。例如教朱自清的《背影》时,我提问一个学生:“作者详细写父亲的背影有什么作用?”他回答不出来,我于是提另一个问题:“本文中心思想是什么?”他回答“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我于是又回过头来要求他回答第一个问题,他很快答对了。
二、联系作家的特点进行点拨
“文如其人”,每一位作家都有其写作特点。有时当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他联系作者的特点来思考。例如教《友邦惊诧论》,我提问一个学生:“好个友邦人士”这句话怎样理解?他答错了,我于是介绍鲁迅写作的一个特点是好说反话。这位学生听后,恍然大悟了。
三、联系时代背景进行点拨
有的教师上课不大注意介绍写作的时代背景,认为这是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这种看法只对了一半。的确,不应该每篇课文都要介绍时代背景,但有的文章作者的写作意图、中心思想与时代背景联系非常紧密,不介绍学生就难于理解课文。例如,教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事先我不介绍时代背景,当我提问到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时,几位站起来回答的学生的答案都不得要领。我于是补充介绍该诗写作的时代背景,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
四、联系文章的体裁进行点拨
不同体裁的文章,无论是词语运用,还是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写作方法的作用都有所不同,分段、分层、概括段意、层意、中心思想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例如,记叙文中的记叙与议论文中的记叙的作用有所不同,议论文中的例子与说明文中的例子的作用有所区别。当学生答不出或答错了这些问题时,老师不妨讲解这些问题在不同体裁的文章中有哪些作用或有哪些规律,并引导学生联系文章的体裁来回答,这对学生思考问题起着架桥引路的作用。
五、联系上下文语境进行点拨
语言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但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它的意思又是明确的。所以理解语言的含义时要注意把它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否则可能得不到正确的答案。当学生答错了某一语言的含义时,只要老师引导学生读上下文,然后联系上下文语境去思考,可以找到正确的答案。
六、借助阅读提示、注释进行点拨
理解课文中某一问题,有时可以借助课文中的阅读提示、注释,因为课文中阅读提示和注释对理解全文或文中某一问题有提示作用。例如:不引导学生读“闻笛赋”和“烂柯人”的注释,学生就难以理解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两句诗的含义。
七、联系中心词、中心句、中心段、概括性的语言进行点拨
中心词、中心句、中心段、概括性的语言对课文内容有提纲挈领的作用,这些语言不但对分段、分层,概括段意、层意、中心思想有帮助,对回答课文中其他问题也有提示作用。例如,教《大自然的语言》,我提问一个学生:写“南京桃花比北京早开20天”目的是什么?他一时语塞。我于是提问另一个问题:“这一段中心句是哪一句?”他答对后,我再回过头来要他回答第一个问题时,他茅塞顿开了。
八、联系生活知识进行点拨
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课文中某一问题学生回答不出来,可能与这一问题涉及到的某些生活知识有关。遇到这种情况,老师可以先向学生讲解这方面的生活知识,然后再要求学生回答问题。例如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提问几位学生为什么在“蟋蟀”、“覆盆子”和“木莲”前面加上“我的”,他们都答不出来,我于是提问另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称呼另一个人总喜欢在这个人称呼的前面加上‘我的’这一词语,表明这个人与对方是什么关系?”学生七嘴八舌地回答:“亲密关系。”自然就引出了第一个问题的答案。
九、引导学生运用哲学观点思考问题
不懂得用联系的观点、变化发展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不懂得透过现象看本质,思考问题容易陷入绝对化和片面,是中学生的通病。所以当学生回答问题犯了这些毛病时,教师要注意提示他用哲学观点来思考问题。例如,我教《项链》,要求学生评价路瓦栽夫人这个人物时,站起来回答的几位学生都把路瓦栽夫人说得一无是处,我于是提示看问题要有一分为二的观点,看一个人也一样。当我再要求学生回答这一个问题时,便有学生找到路瓦栽夫人不少优点。
十、联系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思维方式进行点拨
人类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差异,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人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也必然有其不同特点。有的问题学生答错了或答不出,跟学生对这些知识不了解有关,如果老师注意补充讲解这些知识,对学生回答问题会有或多或少的帮助。
单位:广东徐闻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