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拿来主义》结构提纲之我见
作者:高 原
1990年及以前的人教版老教参中解读为因果推理结构的《拿》文提纲,因其对总体结构把握不准且较为粗糙,已鲜有采用者。近年来影响较大和最有代表性的是200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以下简称“新教参”)中提供的《拿》文的结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我的教学体会是展示提纲是帮助学生理清《拿》文的结构、思路、内容要点的必要教学手段。当然,这也就对《拿》文结构提纲的设计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即该提纲必须准确、简明、完整地展现《拿》文固有的内在逻辑结构、层次、思路和内容要点,才能帮助学生从总体上正确理解其文意,同时起到培养学生正确分析议论文结构的能力的作用。
我研读了“新教参”的《拿》文“提纲”后,发觉它虽然较之老教参的提纲有了很大改进,但仍存在许多明显不足,主要是有些局部结构层次的标示与原文不符,有些内容要点概括不准或有遗漏。为了教学的需要,我在借鉴各种《拿》文结构提纲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理解,也拟定了一份《拿》文的结构提纲,现就有关问题发表个人的管见,以求教于各位专家和同行。为此特将“新教参”的《拿》文结构提纲和我自拟的《拿》文结构提纲的不同分析如下:
我的提纲是按《拿》文的两分结构和各自然段的逻辑层次、内容要点设计的,力求尽量符合《拿》文原貌,使学生易于理解;“新教参”的“提纲”虽然也是两分法,但其局部层次要点并未完整准确地体现原文的结构、层次、思路。首先,“新教参提纲”中的标号①一⑩并不对应原文的自然段序号,说它是原文逻辑层次要点的序号也并不成立。例如“⑨创新”与“⑩条件”在原文中都体现在第10自然段,硬要划分成两个意层怕也难说得通。这样的标法在教学实践中会因与原文结构不符导致学生理解上的困难和授课时的牵强,从而大大影响教学效果。
其次,“新教参提纲”在逻辑层次关系上有多处与原文不符。例如,原文揭示送去主义实质的话语主要是第1段中的“发扬国光”和“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等,也就是说“揭出实质”与“举出表现”是同步完成的,而在“新教参提纲”中硬要分成两层,便与原文对不上号。又如,“新教参提纲”显示《拿》文第二部分在总体上是个先反面再正面展开的对比论证,这显然是对这一部分结构关系的误解。因为《拿》文第5段总收批判送去主义,提出要实行拿来主义的主张,这分明是从正面展开的论证;而第6段指出青年们害怕“送来",正因为不是“拿来”,也不应理解为从反面论证拿来主义,只应理解为扫清实行拿来主义的思想障碍,是针对当时进步青年中存在的惧外心理而发的议论,是为下文系统阐明什么是拿来主义和如何实行拿来主义所做的必要铺垫。(顺便说一下,所谓反面论证,就拿来主义而言,应是指对不实行拿来主义将导致何种恶果的论证,而这一论证已包含在第一部分批判送去主义之中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拿》文两大部分之间既有因果关系,又有正反对比关系,而《拿》文第二大部分在总体上却没有正反对比关系。)再如,《拿》文在末段提出实行拿来主义的目的、条件、意义,在逻辑层次上原为一体,但在“新教参提纲”中却被生硬割裂开来。
最后还要指出,“新教参提纲”对《拿》文内容要点的概括多有不准确和疏漏之处。如,概括送去主义的实质为“媚外”,字面虽简,但意不完整。因为《拿》文第1段所举送学艺的三个事例和由此得出的结论,都不仅意在揭露国民党送去主义的媚外求荣,而且更侧重于揭露这是一种欺世惑众的把戏,即本来已是文化学艺的末落,却还要拿着仅有的一点东西到处炫耀,以显示自己的“丰富”与“大度”,于是便有了一路“捧”、一路“挂”的“发扬国光”和“活人替代了古董”的“进步”。又如,“新教参提纲”把《拿》文第一部分3、4段揭露送去主义的两个危害分别概括为“经济衰败“和“主权丧失”,这似乎失之表面化,没有完全品出原文的个中三味。《拿》文第3段主要揭露送去主义在经济上表现为卖国主义,因而必将导致国民经济的枯竭;第4段则进一步揭示一味送去,必然招致“抛给”、“送来”,即帝国主义对我国的经济文化侵略。所以,在我的《拿》文结构提纲中,相关的用语都做了调整。还有,“新教参提纲”显示出《拿》文论述拿来主义如何“占有”、“挑选”文化遗产时把正确态度与错误态度对比论证,这是对的,但不足之处在于对“挑选”文化遗产的错误做法有疏漏,而且未将正确与错误做法分列出来,因而我的《拿》文结构提纲中做了相应的补充。
在《拿》文的教学实践中,我在引导学生自己设计《拿》结构提纲的基础上,也把上述两个《拿》文结构提纲同时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比较,学生普遍反映,我的《拿》文结构提纲比较清晰、准确、完整、简明地展现了《拿》文的原貌,易懂、易记,对理解课文有很大帮助。
当然,对同一篇文章的结构、层次、思路、要点有不同的理解,在语文教学中是很常见的。我对《拿》文的理解也未必都对。惟其如此才更觉得有必要抛砖引玉,与大家共同探讨,深化对课文的理解,以促进教学水平的共同提高。
单位:北京市机械局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