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中学语文教学岂能照搬大学模式

作者:朱 华




  教育实习中,有位师范生这样讲授《林黛玉进贾府》——
  师:现实主义不朽巨著《红楼梦》对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公认是世界文学第一流的作品。对它的研究,早已在国内外形成一种专门的学问,称为红学。今天,我们就学习这部书中节选内容《林黛玉进贾府》。哪位同学能介绍一下《红楼梦》主要内容?
  生:《红楼梦》是清代乾隆年间曹雪芹写的长篇小说。小说通过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和以荣、宁二府为代表的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衰亡史,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对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和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的批判,预示了它走向灭亡的命运。
  师:好,回答得很好,还有谁能谈谈《红楼梦》版本、曹雪芹的家世?能说出目前学术界对《红楼梦》研究的几种观点吗?
  生:……(沉默,无人能答)
  师:看来同学们对提出的问题不十分了解,好,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红楼梦》本名《石头记》,最初以八十回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流传。这些传抄本,大都带有署名为脂砚斋、畸笏叟等人的评语,因此习惯上称之为“脂评本”或“脂本”。属于这个系统的本子,历年来不断有所发现,至今已有十多种,比如“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因为离曹雪芹写作年代较近,对考证和研究《红楼梦》的成书过程,有重要参考价值。此外,比较重要的脂评本还有“列藏本”等等……
  (曹雪芹家世,学术界对《红楼梦》研究的几种代表性观点及选文内容的讲授略)
  半个世纪以来,文学教育,一直是人们关注与探讨的热点。还原文学作品本来面目,给文学教育以应有的地位,加大文学作品鉴赏力度,是目前基础教育课改中重要内容。中学语文教学中,相当长的时间内,混淆了文学作品与文章教学的界限,把文学作品当作文章来教学或者肢解课文,把文学作品作为语言训练的练习题,使之失去了应有的功能。文学教育的贫乏是语文教学的缺憾,但重视文学教育并不意味着可以将大学专业教育与基础教育中的文学作品教学等同起来。该教例在开讲中介绍与课文相关背景,是必要的。但关于《红楼梦》版本、学术界研究权威观点等,不是中学语文教学任务,授课内容显然超出了学生的接受水平,混淆了专业教育与基础教育定位界限,没有关注学习对象客观实际,违背了教育规律。专业教育与基础教育中的文学作品教学是有层次区别的:其一,教学重点与任务不同。基础教育中,语文学科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基本能力,文学教育以语言训练为基础,培养感受、体验能力,具有启蒙性质,侧重于欣赏和借鉴。而大学的文学教育注重研究性,要多角度、多侧面探究作品内涵与作家的主观倾向性,培养的是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文学是广义“文章”的高级形态和特殊样式。由于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定位不同,文学教育的重点与任务不同,所以决不能把大学文学课照搬到中学的课堂上。其二,教学对象不同。中学生由于年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等原因,接受能力有限。而大学生相对于中学生来说,各方面成熟了许多,完善了许多,接受能力较强。其三,教学方法不同。目前大学的文学作品教学,基本上采取的是接受式、满堂灌。老师讲,学生听。基础教育的文学作品教学,侧重教师点拨、引导,重在学生个体阅读、理解和感悟,教师讲授相对较少,进行的是必要的文学知识和文学鉴赏的教育,目的不是培养文学家,而是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理解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当然大学文学教育模式是否有问题,是否滞后于基础教育,这里姑且不论。
  事实上,不仅专业教育中和基础教育中的文学教育不同,基础教育中的文学教育也是有层次差别的。从语文课标中阶段目标得知:小学文学教育重在积累语言材料,以朗读背诵为主;初中文学教育重在阅读理解;高中文学教育重在鉴赏、感悟、研读。不同学段要求不同,各有侧重,总体呈上升态势,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教例虽是个案存在,但在师范生中确是共性问题。模拟教学中照抄照搬大学文学教育模式、沿袭大学教师教学方法侃侃而谈者,比比皆是。他们总是担心讲授不丰富,挖掘不深刻,太直自,太浅显。虽然人在讲台上,模拟身份是中学教师,但心理上没有换位思维,仍然以大学生听课者身份思考问题,进行教学设计。这与基础教育课改中倡导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的理念背道而驰,更谈不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实施了。甚至有些师范生在见习、实习听课中,对中学教师评价,也是以大学生的眼睛透视中学教学行为,没有从教师的角度听课、评课。讨论中,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慨叹:“中学观摩课上得太乏味,获奖教师也不过如此!哄小孩子一样!”难道不应该“哄”小孩子吗?学习对象就是小孩子呀!师范生的问题恰恰出在这里,评价不看对象,抓不住要害,流于形式,缺乏辩证思维。教育见习中,笔者曾带领师范生在一所初中学校听一位教师讲授《孙权劝学》,该教师授课方式以朗读课文和串讲文言实词、虚词为主。一堂课下来,师生读文次数多达八次,而虚词、实词串讲只是重点词语稍加介绍,其余一带而过,只要学生读懂、理解句子的含义即可。师范生们对此反响很大,认为该教师授课有问题,读得太多,讲得太少,听起来不解渴,没有大学教师讲得丰富、深刻、透彻,如此教学误人子弟!这里,师范生的问题仍然在于混淆了大学专业教育与基础教育定位的界限,评价忽略了学生学习心理与学习状况,忘记了丰富、深刻、透彻的专业教育讲授,初中生是接受不了的实情。看来,要完成由大学生到中学教师的角色转换,需要一个漫长的内化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尤其面对轰轰烈烈的基础教育课改,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冲击,要迅速完成角色转换,塑造新课程的教师形象,必然要历经磨难,方显教师本色。
  再如,有师范生对基础教育课改中研究性学习课程开设十分的困惑迷茫:基础教育中的“研究”如何定位?他与大学、科研所从事的科学研究是一回事吗?语文研究性学习课程如何实施?其实,这一系列质疑又涉及到基础教育与大学专业教育的定位不同,“研究”的层次差别问题。归根结底,差别还是由于教学对象不同造成的。
  一提到“研究”,师范生自然想到大学、研究所,似乎“研究”已经成了他们的专利,高深莫测,难以企及,离中学语文教育是那样的遥远,令人望而生畏。甚至认为,在基础教育中开设研究性课程,纯属拔苗助长。博士生、硕士生一年能够出多少科研成果,中学生搞研究,违背教育规律,是要遭惩罚的。种种看法,究其原因,没有澄清认识,没有明确区分基础教育中的“研究”与大学、科研所的“研究”的不同。其实,二者的目的完全不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目标表述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些为正确解读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依据。作为基础教育改革中重大举措的研究性学习,其目的就是要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中形成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强调主动探究和创新实践的精神。“研究”对于中学生来说,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它追求的是参与的过程,不是结果,强调的是学生内心对社会和知识的感悟、体验和理解。而大学、研究所则注重外显的结果,研究的目的在于发现真理,造福他人,有无新发明新创造是衡量大学、研究所活动有无价值的惟一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说,基础教育中的研究性学习与大学、研究所从事的科学研究是有根本区别的。对于师范生来说,中学阶段没有进行过研究性学习,如今,作老师还要成为指导者,自然无可措手了,困惑、迷茫是必经之路。不要说师范生了,就连一线的语文教师,课改前对于研究性学习课程也是闻所未闻,实施中出现诸多误区,也是因为语文教师对研究性学习了解较为肤浅,没有理解实质,没有真正认识到它的意义,理论修养贫瘠,缺乏对研究性学习理论基础的了解。诸如:漠视研究性学习的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教育学基础学习,认为这些理论研究只存在于专家的视野中,永远闪烁着理想主义的光辉,与教书匠的语文教学实践无关,削弱了理论指导实践的力量。因此,要切实发挥研究性学习的功能,实现其价值,教师首先要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明确“研究”在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中的本质差别,同时还要关注语文教学实践的操作。结合中学语文教育实践,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语文研究性学习:在学习和生活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动手实践,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资料,比较分析,培养学生获得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最终解决问题。小到一个字、一个词的含义的探讨,大到某一问题的评论、专题的写作,只要是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终身学习的能力,均可视为研究性学习。但它不等同于语文学科教学,虽以学科教学为基础,却是语文学科知识的拓展与延伸,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抓住了研究性学习的实质,提高了认识,在语文教学中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遵循教学规律,因地制宜,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措施,选择恰当的方法,实施语文研究性学习,从而减轻师生片面追求研究形式带来的重负,使研究问题的意识在课堂教学中生根、发芽,并在课外研究活动中得以开花、结果。具体说来,实施的渠道多种多样。但无论采取怎样的方式方法,均需区分教学层次,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学习需求,因材施教,切不可照抄照搬大学模式。同时,还要充分利用教材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课堂教学中一切宝贵的资源,引起学生积极的心理追求,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将“研究”融合在学生学习的任何方面。无论是古今迥然不同的文化现象,还是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璀璨夺目的文学形象,都要成为鼓动学生研究羽翼,激发学生研究意识的沃土,将研究性学习落实到语文教学的点滴之中,从而发挥它的效能,让研究真正走入中学语文教育。
  
  单位:黑龙江牡丹江师范学院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