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论语文教学观念的六大转变

作者:覃荣金




  社会形式的发展促使我国实施素质教育,而课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到底什么是课改呢?课改,简单地说,就是课程改革,即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也就是说课改的中心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语文课改为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从学习内容、教学观念到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可改的东西很多。下面我就教学观念的改变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变重智育轻德育为智育、德育、美育等多方面发展
  
  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智育的发展、提高,一味追求分数,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毕竟谁都知道分数上去了,不单有同事的佩服,更有领导的看重,奖金也会跟着多拿,以后评职称也容易得多,而自己说起话来底气也足得多,总之,好处多多。在这种功利思想的主导之下,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除了重视分数的高低之外,其他一概不理。于是新的问题出现了:有的学生考试分数不错,但连基本的做人的道理都不懂,更谈不上什么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大老远见老师从对面走过来了,他赶紧绕道走,实在无路可绕了,他就低着头走过去,假装看不见。我们不少老师就有这种感受:一些成绩好的学生很少跟老师打招呼,倒是一些成绩不怎么样的学生爱跟老师打招呼。成绩好的学生认为他们成绩的取得是自己的,与老师无关,甚至有的学生随地吐痰,脏话连篇,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什么集体主义、国家利益在他看来都是多余的。而这一切,跟中共中央正大力倡导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多么地不协调,也是我们教育者所不愿看到的。
  语文作为一种人文教育,除了要传授学生知识外,在培养学生的德育、美育方面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中学语文课本不乏这方面的优美篇章。如在上冯友兰先生的《人生的境界》时,我们可以借助冯先生对四种人生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阐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文中的许多富有哲理性的话,如“生活于道德境界的人是贤人,生活于天地境界的人是圣人”“中国的圣人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中国的哲学也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等可以给学生以美育教育;在上赵鑫珊的《人是什么》时,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孔子、爱因斯坦、歌德等中外名人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而作者旁征博引、挥洒自如的语言本身就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即美育。
  
  二、变课堂教学为课内外教学的整合,即树立大语文观念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不可否认,我们的教育很大一部分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可以说课堂教学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但如果因此而想当然地认为不要课外学习了那就大错特错了。就拿语文来说吧,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新教材目的是让教师通过文章或利用文章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不是学习文章本身。叶圣陶先生也说:“课本无非是例子。”也就是说教材是学习的手段、途径,课本不是根本,教参不是权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不能囿于教材、囿于教参,要跳出文章教语文。课堂上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注重拓展迁移,变“教材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是学生的教材”,实现“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的大语文教学观。我们可以毫不含糊地说,人们平时说话、聊天、看报纸、看电视、收听新闻联播等都是有效地学习语文的方式,我们老师可以借此进行教学。如在上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可以结合报纸、新闻联播上的“讣告”来讲,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类文章的写法。去年四月底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大型的“春游远足活动”——全校师生员工步行到离学校五公里远的世界八大斜塔之一的归龙塔去郊游。学生在活动中深切感受同学间的友情、师生情的可贵,祖国山河的壮美。学校要求学生回校后写游后感,因学生亲身参与了这次活动,感受颇深,所以写起作文来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文笔优美,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好的尝试;此外,我们还搞“读百本名著”活动,即每班每学期买一定数目的名著,争取到高三时能有百本名著读,通过这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语文素养。这样一来,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了,在去年的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学生们就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三、变语法教学为以发展学生言语能力为本
  
  传统的语文教学过多地强调语法,多项定语、多项状语的语序排列有严格的界定,选词造句要求合乎逻辑,否则就有语病。而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是先想到语法了再讲话呢?因此新课标规定:加大语文阅读量和口语交际环节,重视培养语感,降低对语法、修辞、逻辑的要求。这确实是合乎实际的。毕竟,语文是人的生命活动,语言的发展与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本质上是一致的。语文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人具有听说读写的言语交往活动能力,以适应社会交往和改造自然、社会及自身发展的需要。重视人的发展,也是语文教育的核心问题。而语言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最主要的标志,是人类进化和人类历史进程中双向建构积淀的产物,人只有依赖语言才能成为有意识的生命;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的本质,而这决定了语文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高价值。
  当前很多语文课不像语文课,整堂课下来学生热热闹闹的,从天文到地理,从历史到文化,惟独不见了语文。这其实是脱离了语文教育的实际,脱离了语文教育的根本。语文教育不能脱离培养学生言语交际能力的实际,离开了这一点就无本可言,培养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永远都是语文教育的第一生命力。而言语交际能力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训练。为了训练学生的言语交往能力,我要求学生利用早晚时间多读,以培养语感;平时要多交流,不得取笑同学的方言;每节课授课前拿出3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轮流上讲台发言,把见到的听到的或读到的新鲜事以口语的形式讲给全班同学听;在上戏剧课时,让同学分角色表演;上小说时则要求学生复述故事情节,以此来训练学生的言语能力。此外,我还搞辩论会,在一次以“上高三了,是否还应该看课外书”为主题的辩论会上,正反双方进行了激烈的交锋。下面是摘抄的一部分——正:看课外书有利于开阔眼界,积累写作素材,应该看。反:高三学习紧张,不应该再看课外书。正:应全面发展,不应去挤独木桥。反:不挤独木桥,又怎能为国争光呢?正:条条道路通罗马,难道只有挤得上独木桥才能为国争光吗?你看,他们虽然不像电视辩论大赛一样辩得头头是道,但能抓住对方的话来阐述本方的观点,一环扣一环,没有什么多余的话。试想,如果没有平时的训练会有这样的效果吗?
  
  四、变“灌输”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传统的语文教学无非是讲课文的写作背景、作者介绍、字、词、句、段的分析阐述,最后,再讲中心思想、写作特色,总之,讲得越详细越好,没有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而学生也习惯了老师的包办代替,只管听好课,记好笔记。一到考试,如果从课本里面出题的就好办,一旦从课外出题就无从下手。长此以往,老师困惑,学生也厌烦了语文课,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反正考试又不从课本里出题,学那么辛苦干嘛。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们应树立起课堂是学生的课堂的观念。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去感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老师只起点拨指导作用。叶圣陶先生说过:“学生跟种子一样,有自己的生命力,老师能做到的只是供给他们适当的条件和照料,让他们自己成长。如果把他们当作工业原料,按照规定的工艺流程,硬要把他们制造成一色一样的成品,那是肯定要失败的。”魏书生教育改革成功的一条经验就是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基于以上的认识经验,当我在上语音专题时,就采用精讲多练的办法。即老师点拨后就由同学们自己练,并及时讲评。事实证明,这种做法还是蛮不错的(在规定的时间里,让他们完成40道语音题,有不少同学做对37、38道题)。语音题有标准的答案,那能不能依此类推所有的语文答案都是固定不变呢?不是的,主观题中的语文答案多元化,只要符合题意即可。像我们说一个姑娘美丽时,可以说她长得好看、漂亮、迷人、可人。今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的第24题就是要求学生写对联的,即要学生对出“爆竹声声脆”的下联,所给的答案是“祖国日日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写“红包滚滚来”“鸡肉喷喷香”等,写得虽俗一点,但你不能因此判他不对啊。
  
  五、变重结论轻过程为重过程轻结果
  
  传统的语文教学只重视结果,却轻视了过程,结果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那种程度,于是便有了掌握知识却不思考知识、诘问知识、评判知识、创新知识的好学生。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就拿《愚公移山》来说吧,传统的语文教学歌颂愚公的可贵精神,并由此得出坚持就是胜利的结论。新课标给学生思维松绑后,就有不少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有的学生认为愚公移山根本是不可能的,一个年且九十的人还有什么力气可言,就算有子孙帮忙,谁又能保证子子孙孙能一直延续下去而不断了香火呢?有的则说愚公领着一家老小去移山,误了农时,荒了田地,到时吃什么?而移山可是一个费力的事,要大饭量才行,没有吃的了,又怎么移山?有的干脆说愚公蠢,把全家老小搬到山外去住不就得了,何苦去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不如省下精力去做更有意义的事!你看,相比之下,新课改大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不再唯结论是从,而是积极思考知识,而这正是素质教育所需要的新一代学生。
  
  六、变“单一”教学为多媒体教学
  
  传统的语文教学老师只要一本书一本教参一支粉笔即可。而现在是个信息技术时代,信息化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如果教师还囿于“3个1”的话,必将被现代教育所淘汰,这就促使我们教师要学会使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以直观的动感的画面为学生所喜爱接受,从而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就拿孙犁的《黄鹂》来说,当我在上这篇课文时,我设置了黄鹂在四个不同场合(抗日战争时期、青岛疗养期间、鸟市、江南水乡)的生活画面,并配之以声音,使学生获得一种直观上的感受,从而也深切地理解课文中的哲理句:“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
  总之,语文课改是一次全方位的改革,我们作为教师的应勤奋学习,善于思考,努力实践,经常反思,用新的教学理念教育人培养人,以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己任,唯其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挥洒在三尺讲台上,语文教学也才会迎来一个科学昌明的新局面。
  单位:广西崇左市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