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语文教学的催“动”艺术
作者:张金保
一、预习促“动”
课文教学,学生课前没有认真阅读,课上,老师分析得再好,学生不可能内化,收效往往微乎其微。每堂课前教师拟出若干预习题,好是好,牵涉教师精力过大,势必影响对重要问题的思考。况且教师拟出的思考题也不一定切合每个学生的实际,这种做法与新课程的理念似乎也有点相悖。怎么办?用预习促动,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每个同学准备一本预习作业本,学习每篇课文之前,学生独立自学,完成下列操作步骤:
1、通读课文,整体把握,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2、学习这篇课文,学到了哪些文学常识。
3、文中有哪些生字词或是需要提醒同学注意的也一并列出,注音、释义、辨析字形。
4、每人精心设计两个最有价值的质疑题,或是自己存在疑问需要同学帮助的,或是自己已经掌握但它是理解文章的关键,需要提请同学注意的。
5、用“……(词、句、段)写得好,好就好在……”的形式,至少写两段话,对文中优美的词语、句子、段落进行赏析。
6、文章写法上可资借鉴的地方有哪些?
教师课前浏览批阅,课上组织同学就共性问题、有价值问题进行课堂对话、探究。如此,用预习促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又知道该做些什么,既积累了知识,又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可谓一箭数雕。
二、问题驱“动”
课文教学,学生最厌烦的是教师程式化的空洞分析。教师夸夸其谈,学生无动于衷,只能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学生没有自己的感悟,教师分析得头头是道,只能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其实,早在我国古代就有“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的提法,它深刻地揭示了疑、思、学三者的关系。古希腊苏格拉底善于用问答方式来激发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求正确答案,这种苏格拉底方法被称为“产婆术”。质疑是求新求异的开端。既学且思,思而生疑,学贵有疑。学生在学习中有了疑问才能产生兴趣,产生积极探求解决问题的热切愿望。有了疑问,思维的源头就会永远激荡着求索、求新、求异的活水,学生学会质疑便会终身受益无穷。因此,要打破程式化、被动接受的局面,把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可采取学生质疑、教师问难,以主要问题作驱动,引导学生自主寻找、发现、调查、探究,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使得课堂教学一步步向纵深发展。
如学习《伟人细胞》一文,学生质疑如下:
l、贾里的日记道出了他的伟人标准,这些内容和下文有什么联系?
2、为什么贾里三次实现伟人计划都失败了?
3、贾里意外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4、贾里有没有伟人细胞?贾里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5、假如让你以贾里朋友的身份赠给他一句话,你准备说些什么?
三、迁移推“动”
学生要想提出问题,就必须钻研课文,深入思考,激活思维。连续发问的同时,有些本来提的问题自己就已经解决了,留下来的势必是有质量的问题。所以人们常说“有问题就证明你已经懂了一半”。教师就课文重点、难点、疑点、空白点之处,就一些牵一发而动全局的关键地方,精心设计一些问题,适时抛给学生,逐步引导,你想不动都不行。
好的文章,应该余音绕梁,言已尽而意无穷;好的教学,应该迁移拓展,作无形的、潜在的、全方位的延伸,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一个学生,如果老师不布置作业就感觉无事可做,这样的学生往往是学不好的。而语文又是一种构成因素十分复杂的特殊能力,仅靠有限的语文课时要实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课内、课外“双翼并举”才能展翅高飞。把学生的语文学习从课内迁移到课外,把学生从课文中学到的本领作为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增长点加以培植,使其获得可持续发展,逐步把作者的语用经验变成学生自己的经验。
语文教学必须具有辐射力,做到“课虽完而学不止”,学生在课外也能够兴味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做到全程齐“动”。如学习课文《为你打开一扇门》,就要使学生对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起学生亲近文学的热情,想读书,千方百计找书读,走进经典,与大师对话,积累“文化”、“知识”、“智慧”、“感情”,陶冶情操,提升素养。读是语文学习的钥匙,读书成了学生的自觉行动,不愁语文素养提不高。学习沈从文的《端午日》,布置题为《家乡的习俗》的小论文,课外搜集整理家乡的风土人情,深入挖掘隐藏在习俗背后的文化内涵,既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又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新教材编制了一定数量的专题,便于学生课外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时要有效利用这一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课外进行专题探究。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三种“催”动,一定要适当。要不断激发学生的热情,保持长久的兴趣、积极性,要有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和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养成。
单位:江苏句容市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