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李清生




  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育书简》中指出:“凡为教育的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长期以来,中学语文课上“讲”风盛行,这些好心的教师总以为知识不过自己的“肉口”,学生便不会学,不会记。老师讲透了,学生也就“学好了”。这种以讲代学,以讲代练的教学方法费力不讨好,不符合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在课堂上坚持少讲多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启发学生自主质疑、问难、解惑
  
  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从初中二年级开始,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开始由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转化。其主要表现之一是在实践中开始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直到高二,这种转化初步完成。在这一阶段,自读,自学能力的大小,对于智力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方法应该由“主讲”转向“主导”。老师的主要任务,不只是把现成的知识全盘授与,更重要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老师要努力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主动质疑、问难、解惑,自主获取知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创造性,学会自主使用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读懂课文。
  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可以说是音乐描写的绝唱,那么作者是怎样把转瞬即逝,变化无穷的音乐描写得美妙传神呢?我引导学生从修辞方法,用词特色,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探讨,通过分组合作讨论,学生基本明白了其中的奥妙:首先诗人运用一连串的比喻来描写,用“急雨”“私语”“莺语花底”“泉流水下”“冰泉冷涩”“银瓶乍破”“刀枪鸣”“裂帛”等人们熟知的声音来比喻四根琴弦所发出的不同乐声,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不仅调动了读者的听觉和视觉,而且还激发读者的联想与想象。其次,还用“嘈嘈”“切切”等拟声词和“间关”“幽咽”等双声词来描摹琵琶声,更增加了诗歌语言的音乐感。另外诗人还从效果上对琵琶声进行侧面描写,点染了当时的环境,衬托了乐曲强烈的艺术魅力。
  
  二、引导学生学会比较、归纳、总结
  
  学习贵在举一返三,触类旁通。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如夜空中闪烁的星星,不胜枚举。而课本中所选的只是大海中的几朵浪花。也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只是“一个个例子”。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这一个个的例子,见一叶而知秋,掌握这一类文章的共同特点,把握阅读这一类文章的一般规律。从而能触类旁通,事半功倍地学好语文。在归纳方法时,比较阅读的方法是常常运用并行之有效的。通过对不同文章的比较阅读,分辨异同,归纳其相同点及不同点,从而把握这一类文体的共同特点,掌握学习该文体的一般规律。
  例如,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和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归纳散文的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从而更深地理解散文“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特征。
  
  三、鼓励学生积极开拓、进取、创新
  
  语文课上学生不应是录音机、打印机,应该是积极思维、大胆创新、不断开拓前进的朝气蓬勃的有思想有头脑的人。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应多肯定学生的学习活动,允许学生犯“合理”的错误,最大限度地发挥民主教学思想,积极创设生动活泼,宽松自如,民主协商,主动探索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这样学生就会乐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就能大胆发言,就能敢于说,敢于辩,敢于否定权威,指出新见解,不断开拓前进。
  例如,在学习《断臂的维纳斯》,作者要阐述的美学观点是“残缺是美”,但也有同学指出“残缺是遗憾”,“完整的维纳斯更美。”学生这些看似“出格”的观点也是他们乐于研究问题的创新思维萌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经常变换教学方式,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尽量引导学生用发散的眼光,独辟蹊径,尽量避开常规思维,立体地、多方位地审视问题,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感受体味,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
  例如,在《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被遣的原因多数同学认为是焦母蛮横、自私。但也有同学认为,焦母逼迫焦仲卿休妻还有个原因是兰芝结婚多年未生育,在封建社会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焦母为继焦家香火才这样做的,如果现在有婚前检查就不会有那样的悲剧,不无道理。
  素质教育在我国正式提出有十多年了,新的课程改革的浪潮席卷中国教育大地,教师应积极投身新的课改中,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促进学生的成才。
  单位:湖南安仁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