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论教师素质与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关系
作者:周冬梅
难道今天这种学生有书不读、有空不思局面的形成和我们语文教育者一点关系都没有吗?事实决非如此。“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语文教师的素养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课外阅读的进行与效果。
一、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依赖于语文教师的激发
兴趣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课外阅读的兴趣则是学生爱好课外阅读并力求通过课外阅读有所得的情感倾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拥有了这种强烈的爱好和情感倾向,学生的阅读才能进入一种良好的心理环境,获得一种积极的思维。
然而,中学生的阅读兴趣绝不可能在日益繁重的学习任务和激烈的考试竞争中自然而然生发;他们的阅读实践也不可能因为语文教师一两句毫无力度的“要挤出时间去阅读”,“课外阅读可以拓展你们的知识面。一定要想方设法去读书”的号召而蓬勃展开。对于处在升学高压下的中学生来讲,这样的规劝聊胜于无却无济于事。
我们应该看到,尽管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的课外阅读往往具有被课内阅读“引发”的特点。课本本身就是引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主要渠道之一,而课本入选的作品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我们的语文教师具有高屋建瓴的文学素养,重视每一课的切入,不仅仅是介绍作者的生平资料,更是充分挖掘入选课本的每一篇经典作品的“生发力”,利用有限展示无限,调动起学生全部的情感与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引导其“披文入情”,穿透语言表义,潜入文本深层,探究个中滋味,在生命的律动中真正完成与作者心灵的亲切对话,在忘我的投入与同化之境中达到心灵之间的自然契合。进而使享受到阅读乐趣的学生在这份心灵愉悦的感召下,兴趣盎然地通过课本这扇门,进入门后更广阔、更精彩的课外阅读天地。比如学习《生命,生命》一文时,以作者杏林子对生命的珍视,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探讨,藉此向他们介绍同样扼住命运的咽喉,顽强生活的贝多芬、海伦·凯勒、史铁生等,指引他们投入地去阅读与这些人物相关的《名人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与地坛》等优秀作品。
当语文教师利用有限课堂激发起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并给以自由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当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精神享受和灵魂需要,中学生的课外阅读还会继续成为我们中学语文教育者不能承受之轻吗?
二、课外阅读的广泛进行有赖于语文教师的引导
课外阅读,天地广阔,新课标也指出要“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就是要求中学生拓展阅读领域,扩大阅读视野。而目前,中学生的课外阅读还存在着诸多弊病。他们的阅读范围过于狭小,而且内容单一,读书的热点比较集中,主要是流行小说、情调散文、名人传记和一些日本或港台地区的卡通书。同时,阅读对象的选择随意性大,缺少应有的系统性和目的性。他们读书大多不是有意识的选择,而是社会上流行什么就读什么,同学读什么就读什么。古人云:“开卷有益。”但对于还缺乏批评鉴赏能力的中学生来说,“开卷”是否“有益”,还要看他们“开”的是什么“卷”。别林斯基也曾经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
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这种随意和无序,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缺乏适时而符合其个性特质的阅读指导。这样的工作责无旁贷地落到了语文教师的肩上,这就对语文教师自身的文学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首先要是一个读书人,好书人。为人师者在读书上对学生的影响很难量化,朱自清、丰子恺、叶圣陶都当过中学语文教师,他们对学生的影响是无限的,是一生的。很难想象,一个不读书的语文教师可以教育出有着良好的阅读、审美情趣,会自觉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的学生。
要对学生的阅读广度进行有效地引导,语文教师首先不应只凭自己对某类作家或某类风格的作品单一兴趣或一时的时尚冲动选择阅读内容,应博览群书,广收天下。在古今中外的知识海洋中,应尽可能的对每一种风格的作品通过阅读而有所了解。不仅要潜心于经典著作的精妙文化中,也要及时了解或阅读新近出版的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书籍,能追随经典,把握流行。在此基础之上,引导学生的阅读有序而广泛地开展。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课外读物的范围这样写道:童话,《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中外现当代童话等;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中外古今寓言等;故事,成语故事、神话故事、中外历史故事、中外各民族民间故事等;诗歌散文作品,如鲁迅的《朝花夕拾》,冰心《繁星春水》等,以及长篇文学名著,当代文学作品,科普科幻读物和政治、历史、文化等各类读物,同时还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当代流行作品。每一类书籍都有其优,也有其劣。语文教师心中应有一把衡量书籍优劣的标尺,在自己广泛阅读的基础之上,依据《课程标准》,兼顾各种体裁,在适当的时机,用最为有效的方法巧妙地将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或文章推荐给他们,引导他们适时、有序地进行课外阅读。
同时语文教师应该走在流行的前面,通过阅读有意识地与学生对话,引导他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流行书籍一直为学生所追随,前几年流行《花季雨季》,后来有《我为歌狂》《三重门》,现在又有《幻城》《梦里花落知多少》等,“你方歌罢我登场”。语文教师应在及时阅读的前提下,适时组织学生就这些热门书籍进行探讨。这样的讨论既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避免了学生的错误认识,又批判地读了流行书刊,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
三、学生课外阅读的深度在于教师的深度影响
教育家商友敬先生说:“‘知识’有两个层面组成,浮在上面的是‘信息’,它能为你所用,而不能沁人心脾;沉在下面的是‘文化’,它积淀而为你的修养、思想和观念。我们今日教育的弊病是取其‘花’而不取其‘实’。大家都成了追逐信息的‘狂蜂浪蝶’,难以培养出有文化修养、有思想观念、有独立人格的‘读书人’。”事实上,正是这种教育的弊病引发了中学生课外阅读的一大弊端,那就是读而无用。许多学生都认为,阅读课外书籍,也就是对书中的内容作一个大致的了解或把情节看懂即可,却不能做进一步的思考,有的课外读物,我们可以不求甚解,知其然足矣;而有些颇具深度的文字,则不仅要知其然,更当知其所以然。也就是说书不仅要多读,而且要有一定的深度,要运用一定的科学阅读方法去掌握其中的精华以利我用。
阅读的深度来自思维的深度,而学生是否能具有这样一种探求的渴望、钻研的热情和创新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语文课堂是否给予了学生这样的开掘思维深度的氛围;取决于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自身是否具有思维的深度。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拓展学生思维深度的主阵地。把握了这块阵地,我们的学生才可能举一反三,将课外的自主阅读深度进行,读以致用。
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师缺乏教育专业素养和对文字深刻领悟的能力,延续旧的教学方法,立足应试,利用每篇文章进行字词句篇章语言修辞逻辑的技术训练,细致的“拆解”、深入的“鉴赏”、精心的“把玩”、反复的“历练”,醉心于枝节末叶的零碎知识,讲解不厌其多,不厌其深,甚至牵强附会,而很少舍得拿出时间指导学生走近文本,体悟整体美感,品味文章语言,只能把读书的乐趣和美感,把启迪心智、提高感悟世界、认识世界、表述世界的能力等读书本意扫荡殆尽。如教学朱自清的经典美文《春》,若只侧重挖掘其文字的精练,修辞的巧妙、画面的组合,文字将毫无美感可言,更不能引领学生“批文入情”深入品读。
又或者,我们的语文教师自己就只是一个知识的承继者而非开拓者,缺乏个性,缺乏广泛读书的激情,缺乏对文本独立深刻的个人体悟,让自己的教学拘泥于教参、受制于传统,人云亦云,毫无主见,唯上唯书,照本宣科,学生对读书可能有的一点兴味也会被消磨殆尽,又哪里还会有什么创造性的发现呢?
所以,语文教师首先应当是一个有浓厚读书兴趣,有独立思想个性的人,创建有个性的课堂形式,尊重学生的个性,张扬学生的个性,明白面对同一文本与学生一样都是一个平等的对话者,也必须通过真诚的倾听和自由的言说来拥抱文本,达到双重发现的境地,他才有可能以自己的被净化、升华的灵魂去感染学生,从而获得学生的钦敬,激发学生的好奇,自主地去探究、发现,最终完成精神由文本到主体的转换生成。在这样的观念支配下,教师就会认识到自己的课堂作用和地位,组织、引导、激励、点拨,注重阅读的整体性和文气文脉,注重让学生畅谈读书的感受和体会,细心呵护培育学生思维脆弱的闪光,点到为止,留有余地。这样,课堂的自主权就会真正地掌握在学生手里,学生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和自由去读书、感悟、品味和背诵;也会有更多展示自己思考的机会,课堂才会呈现不同思想、智慧交汇、碰撞、冲突、融合的异彩纷呈的局面;“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学生也才会拥有思考的习惯,思想的深度,探索的渴望,开掘的能力,从而迁移到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不仅通过阅读积累知识,更能在课外阅读的自由天地中获得沁人心脾的文化智慧,真正成为一个有文化修养,有思想观念,有独立人格的“读书人”。
“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萨特语)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既关乎其人文情怀的养成,更关乎其思维品质的铸造,对于承载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其追求阅读的广度和深度的重任的中学语文教师而言,最根本的途径就是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水之积厚了,负大舟方有力;风之积厚了,负大翼方有力。语文教师只有在经过炼狱的考验之后,才能在教学中踌躇满志,游刃有余,引领学生享受到阅读的快乐,让他们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拥有思想的砥砺与碰撞,情意的体悟与对流,美感的激发与生成,最终至于“真”,达于“善”,臻于“美”的境界。
单位:江苏无锡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