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从三点入手抓好课外阅读
作者:向 健
课外阅读是阅读的主要形式,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对获取知识是极其重要的。如果把课外阅读完全当成是学生的事,老师放任不管,顺其自然,多半是收效甚微,或者无效,甚至有害。因此,指导学生科学地进行课外阅读便成了语文老师责无旁贷的事。要抓好学生的课外阅读,可以从这样几点来入手:
一、做好笔记,日积月累
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课外阅读积累本”,周一至周五每天摘抄一篇或一段自己喜欢的对日后学习有借鉴作用的文章。古典诗词、佳句名言、四字词语等,教师每周一检查,并及时反馈。随着年级的递增教师可逐步提高相应的要求。这样日积月累,到初中毕业时,阅读较好的同学可达数十万字,这就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课外阅读,积累了大量的语言及词汇。同时,教师也应作指导,推荐并提供一些文学名著、报刊杂志及工具书,并教给学生摘抄方法。
二、组织办刊办报,加强读用结合
每周一刊,就是利用好班上的“学习园地”及宣传栏橱窗、墙报等阵地,组织学生创办。首先要成立编委,明确到人,在办刊前的一个星期,就根据当期办刊小组情况挑选写作能力较强,有一定绘画能力、书写能力的同学出来组成一个由主编、副主编、美编和专栏责编等为成员的编委会。然后根据要求再向全组征稿,把办刊宗旨,各专栏的具体的要求、内容、形式、字数等给大家讲清,并要求学生投稿时,根据内容直接投给责任编辑(摘抄为主)。最后,各专栏编辑对来稿进行精心的筛选,选出所需的稿件,依照板报位置划出专栏的具体空间办刊。人人参与,组组都办,轮换进行,一轮之后,总结得失,进行评比,对优秀的小组予以表扬、奖励,办得不好的应鼓励。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办刊积极性。
一月一报,即要求学生利用双休日的时间办一张“文摘”为内容的手抄报,主要是让学生依照各类报纸样式排版,设计刊头、安好报名、安排好各专栏的名称。接下来就根据各版各栏的所需内容分别去阅读相关书籍,做好文字摘录。最后一一选抄在各版各栏的相应位置上,配好适宜的美术插图,作一些边沿修饰,这样“手抄报”就算完成了。由此,可极大地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长期坚持,则训练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课内课外结合,加强阅读指导
课外阅读非常重要,如何让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之余挤出时间来有兴趣、有效率地阅读,教师指导时要有一定的方法。
首先,兴趣是阅读的前提,学生无兴趣的阅读,则可能是应付差事,得不到什么效果。激发兴趣是促使学生搞好课外阅读的关键,尤其对名著的阅读,更应注意引导,激发学生对其感兴趣,去主动阅读,教师可利用课堂有意识地讲一讲名著的精彩之处,讲得越生动,越能把学生阅读原著的胃口吊起来,若是能和正在学的课文结合起来就更为有效。
其次,可设置悬念,让学生自己去解决。中学生正处在求知欲很强的年龄段,利用其喜欢探究问题的特点,在介绍课外书籍的时候可以故意不把精彩的内容讲透,留一些悬念让学生课外解决。如《孔乙己》一文,可故作神秘地说,鲁迅还刻画了比孔乙己更形象的人物——阿Q,你们可以去找来读读……。这样就可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去读《阿Q正传》。
能把课内课外紧密结合起来,阅读效果就会明显提高。
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可从以下几点入手:推荐、阅读、评价、总结,可通过展示读书笔记、交流读书经验、进行有关读书方面的作文或小型竞赛,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相互学习,领略读书的乐趣。
说的多了,想的多了,积累多了,学生想写的自然就会多起来。
总之,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其方法也有很多,既可泛读又可精读,可翻阅也可品析。只要能让学生喜欢上课外阅读,能让学生从中汲取知识的营养,陶冶他们的情操,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单位:湖北恩施市七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