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吟诵·品味·感悟
作者:钱湘健 朱茂松
一、吟诵
阅读古诗词,即和古人对话,走进他们的心灵,体味他们的喜怒哀乐,第一步要做的当然是吟诵。朱自清说:“吟诵,对于探索所得的,不仅能理智地了解,而且能亲切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法就化为自己的东西。”教学实践证明,诵读可以拉近学生与诗人间的距离,使学生如处其时,如临其境,进而让学生领悟到古诗词的丰富内涵,体味到诗词的韵外之趣,得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感。诵读是学生感知古诗词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反复的诵读,学生凭直觉就能敏锐识别诗词的语言内涵和情味,进而看到作者的神思匠心及文章的要义;反复的诵读,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各种知识技能,难怪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诵读方法:配乐朗读,教师范读,集体朗读,个别朗读,小组赛读,美读,还可以教师吟唱或让音乐知识丰富的学生吟唱……让学生读得有板有眼,有声有色,读得有滋有味,抑扬顿挫;读得摇头晃脑,沉醉其中;读出诗情,读出诗趣。在反复的吟诵中,品尝“个中味”,体会“意外意,弦外音”,感受起伏跌宕,流畅回环的音乐美。“合而读之,音乐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通过吟诵,学生可以整体把握诗词的主旨,体会诗词的感情基调。《无衣》中秦国将士的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离骚》中宁死不屈的屈原的叹息;《归园田居》中回归自然的陶潜如愿以偿的欣喜之情;《登高》中忧国伤时的杜甫的愁眉蹙额……无不惟妙惟肖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他们在我们的声声吟诵中,正穿越时空隧道,来和我们作心灵的交流。
东坡有诗云:“古诗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吟诵可以让我们从纸上拟定的死的语言中获得活的意味,获得“韵外之致”。
因而,吟诵应是古诗词鉴赏的第一步。
二、品味
通过反复吟诵,学生对诗歌的诗意、内容有了整体的感知,在此基础上,为更好地把握作品,学生尚需对诗人寄托的感情加以深入体味。对诗中的意境加以深入品析,对传神的字句加以深入分析,这就是诗词鉴赏的第二步——品味。
要深入体味诗歌传达的情感,就必须了解诗人创作的时代背景,即知人论世,如李白的《朝发白帝城》中写到“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读到这里,我们可能会感到疑惑:人们历来说猿叫凄苦,为什么在这里让人感到凄苦的叫声似乎带上了欢乐的色彩,似乎在万里山中为诗人的轻舟夹岸欢送呢?原来当时李白因触犯当朝,被判流放夜郎,途中遇赦,心中自然十分轻快,急欲返回重见亲人。在这种欢欣的心情下,周围的一切自然与之同欢了。了解了这个写作背景,诗中似乎有违常理的心情也就可以理解了。
对一首诗,要真正地读懂它,品出其味,就必须领悟诗的意境。所谓意境即作品通过意象组合所描绘出的生活图景,与诗人主体的审美情感融合为一而产生的一种艺术境界,它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而能诱发和开拓出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的整体意象。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柳永《雨霖铃》给读者创造了最动人的送别场景,所以讲这首词句句都是真情水乳交融的结晶。作者内心充满离愁别绪,所以他深感“寒蝉凄切”,“帐饮无绪”,“无语凝噎”,“暮霭沉沉”,“良辰美景”也形同虚设。这些交融的情景虽是柳永个人笔下的艺术形象,但它们无不切合人生的感受,真切反映了人们在离愁别绪至极时共有的情怀。因而,我们读后会被深深打动,油然而生共鸣之情。而“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更是把词人“愁更愁”的心态展现得淋漓尽致,当我们领悟了词的意境,设身处地地展开想象,就会有种种“象外之象”连续不断地涌入脑海之感,让我们“心有戚戚焉”,这才是真正地品出了诗味。
中国古代诗人写诗,往往“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他们喜爱炼字炼句,因而古诗词中常有诗眼。刘熙载《艺概》中说:“眼乃神光所聚,故有通体之眼,有数句之眼,前前后后,无不待眼光照映。”诗眼有两种:一是表现为一首诗思想的凝聚力,揭示诗的主旨,这是全诗的诗眼,即刘熙载所谓的“通体之眼”;另一种是诗中最精练传神的词语,这是局部的诗眼,即刘熙载所谓的“数句之眼”。它们或寓于景物描写中,似眼睛一样向人暗示;或直接议论抒情,对人一吐为快。我们在诗词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找出这些“眼睛”,品味其“余香满口”。如刘禹锡《石头城》中“空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多情”,柳永《雨霖铃》中“伤离别”,均是使全诗(词)神光四射,精神百倍之“眼睛”。因而我们要真正深入地读懂诗词,就必须会鉴赏诗眼。
三、感悟
诗词品味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美感顿悟,豁然开朗。出乎其外,即跳出文章外,又见真面目。这时候,读者看到的已不再是诗歌本身,而是透过诗歌,直接参与进了诗歌的意境,与诗人进行了面对面的情感交流;进而读者自己变成了诗人,随着其境遇的变化或欢笑或哭泣,或举杯或停笔……诗歌、诗人、读者三者合而为一,人文一体,这是感悟以后才能达到的诗歌鉴赏的妙境。
白居易的《琵琶行》大家都很熟悉,其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更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但如果我们不进行深入的感悟,不设身处地地去理解,我们就不可能感受到诗人和琵琶女的惺惺相惜,同病相怜,更难感受到诗人忧伤抑郁的情怀,关心同情下层妇女的优良品德。假如我们进入角色,边读边品边“听”琵琶女的演奏边回忆“自己”的遭遇:京城中一个才华横溢的大诗人因遭别人排挤终被一贬再贬,到了“终岁不闻丝竹声”的浔阳,终日忧愁苦闷,只能借酒浇愁,但愁更愁且身体也大不如前。偶然的一次送别宴会中居然听到了熟悉的京都声,攀谈之后知道琵琶女本是一个才貌双全的艺人,现在沦落漂泊嫁为商人妇。到此,我们肯定会和白居易同时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这一声感慨,已分不清是琵琶女发出的,还是白居易发出的,还是我们发出的,因为文本诗人和我们已经合而为一了。至此,我们的诗词鉴赏,已经透过诗词本身,走入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身临其境地感受了诗词所要传达的人性之美。
单位:江苏锡山梅村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