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师说》中“之”的用法
作者:茹孝宏
一、作助词,可译为“的”。例如:
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代的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
2、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
3、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4、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那孩子的老师,教孩子读书,(帮助他)学习书中的句读的,不是我所说的能够传授那些大道理,解决那些疑惑的老师。
二、作助词,用在句中,舒缓语气,翻译时可去掉。例如:
1、……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古文观止全译》(安徽教育出版社)下册第683页对该句的“之”注为:“用在主语和谓语中间,化句子形式为主谓短语。”按此说,这里的“之”是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其实这里的“所存”即为“存在的地方”,显然是名词性短语,它不能作谓语。由此看来,这里的两个“之”不是“用在主语和谓语中间,化句子形式为主谓短语”的。因此该注是不可取的。]
2、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出于这种情况吧?
三、作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翻译时可去掉。例如:
1、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我是向老师学习道理,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之”用在主语“其年”和谓语“先后生于吾”之间,使原来的主谓句子变为主谓短语(即取消句子独立性),这个主谓短语作了全句的谓语动词“知”的宾语。)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古代那种)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之”用在主语“师道”和谓语“不传”之间,使原来的主谓句子变为主谓短语,这个主谓短语作了全句的主语。)
3、欲人之无惑也难矣!——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之”用在主语“人”和谓语“无惑”之间,使原来的主谓句子变为主谓短语,这个主谓短语作了全句的主语。)
4、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古代那种)从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可以知道了。(“之”用在主语“师道”和谓语“不复”之间,使原来的主谓句子变为主谓短语,这个主谓短语作了全句的主语。)
四、作助词,用在前置宾语和动词之间,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翻译时可去掉。例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通晓句读,不能解决疑惑……
五、作代词,代人,可译为“他”、“他们”,或根据语境灵活地译出来。例如:
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两个“师之”中的“师”均为名词的意动用法,“师之”即为“以之为师”,亦即“把他当作老师”。)
2、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
3、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那孩子的老师,教孩子读书,(帮助他)学习书中的句读的,不是我所说的能够传授那些大道理,解决那些疑惑的。(第二个“之”代“童子”,即孩子。)
4、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士大夫这类人,一听到称弟子称老师等等的,就成群地聚在一起讥笑他。
5、问之,则曰……——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
6、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给他。
六、作代词,代事物,可根据语境灵活地译出来。例如: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七、作代词,复指主语,用在动词后作宾语,翻译时可去掉。例如: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但)不被时俗限制,向我学习。(“之”复指“六艺经传”,翻译时去掉了。)
八、作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这些”。例如:
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2、士大夫之族,曰弟子曰师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士大夫这类人,一听到称弟子称老师等等的,就成群地聚在一起讥笑他。(“之族”中“之”译为“这”,“族”译为“一类人”,“之族”即为“这类人”。)
3、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郯子这类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之徒”中“之”译为“这”,“徒”译为“一类人”,“之徒”即为“这类人”。)
单位:青海乐都县职业高级中学普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