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西地平线上》的还原教学策划
作者:倪延韵
《西地平线上》是新课标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课本第四个专题“像山那样思考”的第一版块“欣赏自然”中的第二篇。
整个专题的内涵是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审美韵味的把握中欣赏、感悟自然,思考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与上一个单元相比较,从文本表面特点看,笔者认为应该与上一专题“月是故乡明”调换一下位置,因为上一专题思考较多的是人与社会,而本专题思考较多的是人与自然,这是基础性的东西。
也大概是因为偏重对自然本身的思考的关系,本专题所选课文另有一个显著特点是它的“唯美”特性。这种“唯美”使得“人文”目标得到完美的体现。高中教学重点应该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转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对学生细腻的情感和审美体验的表达的培养作为重点。从这个意义上看,本专题几篇课文都是很好的蓝本,《西地平线上》因为“日落”所引出的许多历史人文内容的表现以及“大西北”本身所承载的早已沉淀在人们心中的特殊美感,更为我们的审美活动提供了一份优美的依托。
本着这些思考,课堂上,我在带领学生对“日落”景色进行鉴赏性的分析的同时,更把作者由此引发的古今中外名人大事之典故作为分析的重点。笔者认为,文本中这些材料的出现,不应该单纯地认为只是增加了“日落”的人文、历史内涵(这样认为,“日落”仍是重点),实际情况应该是,作者以“日落”的描写为载体,主要要表达的是对“大西北”积蓄的人文历史的思考,这才是作者几番强调的“世间有大美!”
要实现对“大美”的理解由自然风光到人文内涵的转变,自然应该把作者所用的典故当做教学的重点。操作中,我把文中提及的罗曼罗兰对约翰·克利斯朵夫这一人物塑造与“日出”的关系作为契机,与学生一起体验“日出”与“日落”的共同所在——表现“英雄精神”和对“生”的赞颂,结合泰坦尼克号主题曲《我心永恒》所表现出的悲剧式的美丽和对生命的歌咏,实现情感的激发;引导学生发现所用典故间的层递关系,体验作品表现出的古典精神和史诗风格。
Ⅱ目标及重难点设置: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充分利用文中的审美元素,激发学生潜在的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对自然的感悟。
②对悲剧式美丽的感性体验;英雄情感的体验与认同。
2、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文中景物描写的手法,学会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能做到恰当地安排线索与结构。
②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和概括能力、鉴赏评价能力。
3、内化与迁移:
萃取、体验文本中历史典故所体现的人文思想,在审美中思考自然,思考历史,并能形诸文字。做到既能进行审美体验,又能进行审美表达。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欣赏和表达自然之美的能力。
2、体验几次日落内容的不同所反映的精神内涵。
教学难点:
1、品味和评价文本由自然之美的表述转向人文思想表现的语言艺术。
2、分析文中对罗曼罗兰塑造约翰·克利斯朵夫这一典故的使用所表现出来的思想。
教具准备:《我心永恒》歌曲。
课时安排:1
Ⅲ教学过程预设:
一、导入新课。
长河落日、大漠孤烟、千年关阙、搅云长幡,大西北的旷远、岑寂、广漠、蛮荒,无不体现一个“大”字。久远的丝绸之路、伟大的敦煌壁窟……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形成了她特有的神秘,对人充满了诱惑。大多数人去到大西北,都会油然而生一种朝圣的庄严。我们今天来学习高建群的《西地平线上》,来体验大西北的日落,体验世间的“大美”。
二、学生浏览课文,教师板书课题。
三、学生谈课文主要写作内容,找出写日落的主体部分,完成段落划分。
四、学生谈第一部分写作的必要性。
1、提出“世间有大美”,引出写作的主体,引起阅读的兴趣并备于与结尾照应。
2、师生讨论“我每年去一趟新疆”一句的作用。
①写观察落日机会多、欣赏三次落日的体验才显得真实可信。
②去的次数多,对大西北的体验才够深刻。这样落日与其它景物相比才有可能,与其它地区相比才有可能,“世间有大美”才有所依附。
五、研读课文第二部分互动过程预设:
1、师:写景要注意什么?
生:抓住特征。
师:本文写日落抓住了哪几个方面的特征?
生:颜色、形态。
2、师:请同学们在文中划出三次日落在颜色和形态上的变化,比较有什么区别,完成后由两位同学分别就这两个方面发言(教师板书相应内容)。
生1:(颜色上)第一次春联的红
第二次 灰白→血红
第三次 烧红了→热烈的红→炫目的红
生2:(形态上)第一次勒勒车
第二次硬币→一轮
第三次躲在背后挥舞魔杖
3、请学生体会用“春联”来写红的效果。
生1:体现出一种净化心灵的“静”(年冬的效果);更体现一种历史文化氛围。
生2:提起“春联”,便会从心底泛起一股过年才有的浓浓的传统气息。
4、体会“勒勒车”写形的表达效果。
生:体现出一种民族特色。
5、学生体会“硬币”的修辞效果。
生:写出一种苍白冰冷的感觉。与气氛相对应。
6、学生讨论“躲在背后挥舞魔杖”的修辞效果。
生1:变化多端,不可思议。
生2:热烈、神奇。
7、学生发言三次日落颜色形态的变化表现出来的特点。教师总结。
三次对日落颜色形态的描写,体现出一个由静到动的过程,并体现了民族的特点、传统的气息。
8、师:除了对日落的直接描写外,作者还写了什么内容来表现的?
生:侧面烘托;历史典故的渲染。
9、师:请一位学生读出文中侧面烘托的句子并简要分析作用(教师板书相应内容)。
生:第一次惊呆了
第二次 遗忘 脸上的红光
第三次 惊骇 向红光走去 自己的卑微
10、师小结:三次落日,都有侧面的烘托,但我们并没有感到一丝的枯燥,原因是每次都有变化,而且体现出了一种由“旁观”到“向红光走去”的变化,这是落日对人的感染。三次落日,一次比一次热烈,一次比一次壮阔,由静态美到动态美,由“恍若梦境”的一瞬到“挥舞魔杖”让人倍感自我平庸的“惊世骇俗”,作者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又一幅奇幻的画面。
11、学生体会“向红光走去”的表达效果。
生:双关。既是事实上行走的方向的陈述,也是心灵上依附的表现。
12、师:美之为美,不只是因为我们的感官感觉到了它,更主要是因为我们在心灵上理解了它,接受了它。课文三次写日落,在我们的视觉当中融进了其它一些东西,虚拟出一个现实与虚幻并存的世界,让你纵览古今,神游中外。积蓄在我们身心深处的情结一旦被激发出来,我们便感觉到美了。
师:实际上,真正让我们感觉西地平线上这三次落日伟大动人之处的原因,在于作者对历史、文化典故的回顾上。请学生回答文中三次落日引出的相关文化内容。
生:第一次:左公柳(左宗棠征西)
第二次:萨克斯曲《我心永恒》 罗曼罗兰对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塑造
第三次:匈奴的外迁 成吉思汗(元朝的外扩)
13、点名读课文第5段提及“左公柳”的内容。体会抒情性的描写所带来的审美享受,揣测左宗棠当年为何植下两行柳树;猜测作者面对柳树时的心理活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