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故乡》探究式教学方案
作者:朱兴任
学生充分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文的思想内容。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有效的组织者、适当的引导者、必要的参与者。教学过程设计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指导学生初读课文,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第二阶段,指导学生研读课文,合作探究问题;第三阶段,练习巩固。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人都有家乡,你的家乡是否风光无限?你将来也许会长久地离开家乡,你对故乡是否会牵肠挂肚、梦绕魂牵?今天,我们来欣赏鲁迅先生笔下的《故乡》,看看那儿是否令人神往。
(二)明确目标(投影显示)
1、知识与能力: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问题。
3、情感与价值观:教育学生热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三)指导学生初读课文,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
初读要求(投影显示):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遇到生字、重要词语划出来,借助工具书掌握它们。
3、遇到优美的语句语段划出来,积累它们。
4、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5、遇到疑难问题,作好记录。
(四)指导学生研读课文、探究问题
需要探究的问题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学生方面:包括学生初读课文产生的问题、学生针对课文的思想内容设计的问题,以及学生在探究某个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二是教师方面:指教师结合学生研读课文的具体情况、针对课文的重点难点设计的思考题。这篇课文师生设计的主要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如下。
1、生问:课文的题目是《故乡》,是谁的故乡?有学生答:鲁迅的!“我”的!师问:课文中的“我”是鲁迅吗?根据是什么?有学生说:课文中的“我”是鲁迅,但说不出理由。有学生说:课文中的“我”不是鲁迅。因为课文的体裁是小说,而小说是虚构的。所以小说中的“我”不是作者。
2、生问: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经过思考、讨论,有学生说:课文写了“我”回故乡搬家的事。
3、生问:课文写到了哪些人物?经过回忆、浏览课文、互相补充,学生说出了以闰土、杨二嫂为代表的各位小说人物。
4、生问:闰土、杨二嫂各做了什么事?学生经过跳读课文、小组合作、筛选过滤、归纳概括,七嘴八舌地找出闰土做的事为:
少年闰土:(1)看西瓜;(2)讲稀奇的事;(3)送“我”贝壳鸟毛等。
中年闰土:(1)与“我”会面;(2)送干青豆;(3)要香炉、草木灰等。
杨二嫂做的事为:过去是终日坐着卖豆腐,现在是暗拿手套明抢“狗气杀”等。
5、生问:你对闰土、杨二嫂印象如何?学生各抒己见,主要意思为:少年闰土:天真活泼等;中年闰土:像个木偶。杨二嫂:过去美丽端庄,现在自私泼辣等。
6、生问:闰土和杨二嫂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生跳读课文,思考、小组讨论,互相补充,认为:年龄变大了,相貌变丑了,生活变穷了,性格也变了。闰土由活泼变得沉默,杨二嫂由文静变得泼辣。师点拨:连思想都变了。
7、师问:课文中哪些语句表明他们相貌变丑了?学生很容易就找到了答案。
8、师问:哪些语句表明他们生活变穷了?生跳读课文,思考、小组讨论,认为:少年闰土是紫色的圆脸、项戴银圈,而水生却黄瘦、项子上没有银圈。这是生活水平明显下降的表现。
至于杨二嫂,如果生活还能维持下去,她何必去做明抢暗拿人家东西之类丢人现眼的勾当?
9、师问:课文哪儿表现了闰土思想的变化?生经过讨论,认为少年闰土叫“我”“迅哥儿”,中年闰土叫“我”“老爷”,这种称呼的变化表明人物思想变了。师点拨:称呼的变化,表明封建等级观念不仅污染了闰土的思想,而且在他的思想中早已根深蒂固。师继续点拨:要香炉更能表现闰土思想的变化。师问:闰土要香炉干什么?生答:烧香。师问:烧香干什么?生答:求神拜佛。师问:他想向神佛求什么?生答:求财,求福,求平安。师问:他靠神佛能得到这些吗?生答:不能。师问:怎样才能得到财和福?生答:靠自己、靠勤劳。师问:闰土勤劳吗?生答:勤劳。师问:能找到他勤劳的证据吗?生跳读,思考,认为闰土的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应该是勤劳造成的。师问:闰土通过勤劳得到财和福了吗?生答:没有。师答:为什么他得不到?生跳读,认为是“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造成的。师点拨:闰土生活痛苦,课文具体列出了七个方面的原因。如果概括为一句话,那就是封建制度造成的。封建制度决定了闰土始终处于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注定了闰土无论怎样努力,怎样挣扎,都永无出头之日。这是闰土的命运,也是旧中国成千上万劳动人民的共同命运。所以闰土看不到自己痛苦生活的尽头。他要香炉去求神拜佛,表现了他的无助、他的无奈、他的可怜、他的绝望。所以,我们对他的求神拜佛不应简单粗暴地斥之为迷信,不应一味地冷嘲热讽,更不能用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去衡量他。和闰土相比,我们今天的生活真是太幸福了!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勤奋学习,为将来建设家乡、建设祖国作好充分的准备。
另外,师生还对小说中关于环境的问题、“我”的思想感情问题、“路”的含义等其他问题进行了探讨。
(五)指导学生练习巩固。(投影练习题)(略)
三、教学反思
鲁迅的小说《故乡》是初中语文传统名篇,篇幅比较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学生从传统教学中的观众席一下子推到了舞台上,让学生去做主演,教师去当导演。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学生都是名副其实的主演。第一阶段:教师提出具体要求,放手让学生去阅读课文,去积累词语、句子,去发现疑难问题、设计思考题。第二阶段:在研读课文、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教师把思维的充足时间留给了学生,把思维的广阔空间留给了学生,让学生积极地阅读、紧张地思考、热烈地讨论、自由地发言。教师只是学生研读过程的组织者,如控制课堂节奏、把握研读方向等。教师只是学生研读过程的适时引导者、适度参与者:当学生遇到难度大的问题“演”不下去时,当学生研读课文、探究问题的深度不够时,教师就及时地挺身而出,去点拨、引导,发挥导演的作用,必要时也客串一下临时演员。至于第三阶段,在练习巩固的过程中,学生依然是主演。
在《故乡》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当主演,教师当导演,符合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理念与宗旨。让学生当主演,有利于学生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有利于学生探索研读课文、探究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单位:江苏沛县张庄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