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月光曲》的两个教学片段
作者:郑方泽
教学片段之一:教师出示语段——贝多芬弹了一首曲子,盲姑娘激动地说:“①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②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教师在指导学生读议这段话后,随即安排了引读的几节:
盲姑娘激动地说——
盲姑娘惊喜地说——
盲姑娘赞美地说——
盲姑娘喜出望外地说——
教学片段之二:第一课时即将结束,教师再次让学生欣赏《月光曲》,边听边想,边听边写:“我静静地听着。我好像——_______________”
综观教学片段之一,教师可谓动足了脑筋,调换叙述部分“说”的修饰状语,创设多种情景让学生感悟朗读。而且,当时老师的语调不可谓不动情,体态语言不可谓不投入。多么有创意的环节,多么新颖的形式!出乎意料的是,学生的朗读语气反而越来越平淡,效果反而越来越牵强。
为什么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竟会因此草草收场呢?问题的症结在哪里?我陷入了沉思。
的确,朗读是言语运用的第一层次,不同形式地重复课文中的语言,理解感悟文本的内涵,凸现读者与作者思维火花的碰撞。反顾教师设计的引导语,确实带有美好色彩的一厢情愿。
1.从变化的修饰语本身来看,远不如“激动”妥当贴切。“惊喜”侧重在②(见文章开头记号,下同),因为盲姑娘竟然听到了如此高深造诣的琴声,更重要的是,眼前的弹奏者可能就是音乐泰斗贝多芬!
“赞美”侧重于①,无非是赞美弹奏的纯熟,感情的深厚。如果说是赞美贝多芬的品德,那多少有些牵强附会。
而“喜出望外”,显得苍白无力,不合时机——用在弹奏开始还马马虎虎,比起“激动”差远了!
2.四个词语用在盲姑娘的心理上,本身属于同一层次,是并列的,不是递进的,学生的朗读不是越来越出彩是正常的。更重要的是学生惊喜什么,赞美什么,为什么喜出望外等一无所知,无从理解,教师就生硬地赶着鸭子上架,焉有成功之理?
如此看来,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引读的形式与意图,而是缺少铺设一个恰当的言语台阶,学生无所适从。我想,是否可以铺设一个言语的台阶,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运用恰当的导语,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铺垫语言上的氛围,使之水到渠成。
例如,运用“惊喜”来引读,可以这样铺设台阶:盲姑娘想不到在这样偏僻的乡村,竟能如愿以偿地听到如此精湛技艺的琴声,更重要的是,她猜想到眼前的那位演奏者可能就是赫赫有名的贝多芬先生,因此盲姑娘又惊又喜地说——
这里的叙述引导部分,给学生情感酝酿的时间,理解感悟的空间,心理上的准备充分了,读来自然水到渠成。我想,这就是言语台阶,学生“跳一跳,摘桃子”的跳板。
用同样的视角来反观执教者片段之二的设计,可谓匠心独具,因为这个环节包含着诸多的言语运用的台阶。
1.听音乐说感受到听音乐写感受。
因为课堂教学一开始,教师安排了让学生感性“触摸”《月光曲》的过程,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到本节课结束之前,又安排听音乐写感受,听、呼应开头,学生有心理上的认同与准备,有话可写,有章可循,使得书面语言的运用落到了实处。——过程的台阶铺垫。
2.第三人称——盲姑娘及皮鞋匠的联想,转变到第一人称“我”的联想。
文章中的兄妹俩对《月光曲》的理解与联想,为学生(读者)对乐曲的联想与思考是一个“模式”的导向,杜绝了学生不知如何落笔表达的尴尬。——形式的台阶铺垫。
3.《月光曲》的谱成过程、乐曲的内涵理解到自己对《月光曲》的理解与感悟。
毫无疑问,这有助于学生从内心深处受到震撼,无论是兄妹俩的品质,还是贝多芬的精神,有话可言,能把握“月光”和“曲”这一关键词。——内容的台阶铺设。
4.对文本的直接对话到对《月光曲》的直接对话。
对文本的直接对话,是对《月光曲》对话的铺垫。文章因“曲”而诞生,“曲”为文章中的人、事、情、景而鸣,互为照应,相辅相成。对“曲”的理解其实是对“文”内涵的升华,对“文”的另一个角度的诠释。——目的的台阶铺设。
也许正因为有了这些言语的台阶铺设,作为言语的较高层次的写作(而且是想象性、抽象性的)收到了良好的成效。从学生的习作态度、习作质量、习作完成的速度等几方面而言,令人满意,大大超过片段之一中的朗读。
一得一失,一成一败,追根刨底,很能说明问题:语言训练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性东西,但要落实这本质性的任务,恰当的言语台阶是必要而迫切的。
其实,铺设言语台阶,说到底就是站在学生的角度,遵循言语运用的规律,从最近发展区出发,借助有效的手段,充分练习语言,充分发展语言。当然,上述二个教学片段的成效对比可能还有其它种种因素,但毫无疑问,铺设台阶,落实言语运用是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有效手段。
单位:浙江余姚市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