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走出教学设计的两个误区
作者:龙永钊
“目标设计明确”,“教学环环相扣”果真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体现吗?
首先我们来看看“目标明确”。新课程标准认为,教学目标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多地表现在将学习的多样化与学生的个性化相结合,尊重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选择,为学生个性化的表现与个性形成营造空间。可以这样说,过去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标是写给教师看的,告诉教师应该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标准;而现在的教学目标是写给学生看的,告诉并引导学生做什么,怎样做。在这种前提之下,教学过程是动态的,教学目标不完全是预设的,是适时而变的。因此,当我们的课程总目标强调积累与整合、感受与鉴赏、思考与领悟、应用与拓展、发现与创新的学习过程的时候,我们应当淡化预设性目标设计,强化行为性目标和生成性目标,这样教学目标体现得不是“明确”,反而有点“朦胧”,只能在教师与学生产生的有意义对话中才能体现出来。
其次让我们来看看“环环相扣”。“环环相扣”就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操作一环套一环。强调教学设计要慎重,要科学,要严谨是应该的,但要求环环相扣,则大可不必。教师如果要做到“环环相扣”,则必然会忽视大部分学生的存在,违背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因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进度都是不相同的,能跟着教师一环一环地转的学生必定不多。最后的结果只是学生手忙脚乱的被动地接受,整个学习过程也只是穷于应付。如果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感受、鉴赏和思考、领悟的权利,还何从谈起发现和创新?而“环环相扣”的教学为什么大行其道,其根本原因,一方面在于方便教师在讲课中操作,避免在教学中出现所谓的“失控”的局面;另一方面在于迎合听评课的领导和专家喜好,把每一个细节都设计具体、周密,讲起来头头是道,甚至天衣无缝,具有较强的观赏性。
由此可见,如果一味地强调“目标明确”和“环环相扣”,而且每一节都是如此,那么它们必然会成为两条束缚学生思维、捆绑学生手脚的绳索。而且有了这两条绳索,就不怕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了,就不怕学生不围绕老师的指挥棒来转了。具备了这两点的课堂,必定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课堂,课堂上体现的必定是教师个人的意志,学生在课堂上自始至终只能听任教师的摆布,虽然也不乏思维活动,但在很大程度上是为教师“教”的目标服务,是为教师的操作服务,是为教师完成板书设计服务。说到底,“目标明确”,“环环相扣”很大程度上只是为了支配学生的一举一动,并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以求达到“共识”。这样的课主动权完全掌握在教师手中,学生根本不能沉下心来,深入文本,独立思考,更不能发表不同的意见。尽管有些时候,课堂气氛也很活跃,甚至热闹异常,但实际上是浮在表面。长此以往,学生语文学习的个性也会因此遭到扼杀。
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在学生的发展上。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课程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师教学设计中要放在首要地位。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确认,学生的学习方法才能得到根本的改变,才能在主动学习和探究中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从而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因此真正成功的课堂教学应是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在教学过程应始终与学生平等对话,相互交流,共同发展。其教学目标绝不是明确的单一的预设性目标,而是能动的多维度的生成性目标;其教学过程也绝不是连环套式的操作程序,而是致力于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自由探究和多向交流的情境和氛围,是一种宏观调控,它只须在整体上构建合理的框架,并明确师生努力实现的三维目标,而具体过程则可留待课堂上处理。
新课标需要我们走出教学设计的误区。虽然学生一旦掌握了主动权,便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教师在课前根本无法预料的情况,但只要我们的教师能根据学情适时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步骤,课堂上就会出现让我们意想不到的真正的思维活跃,个性纷呈的好局面。许多科技发明创造也是如此,科学家的成功不是源于他们的“明确目标”,反而是放弃了“既定方针”,中途易辙;不是源于他们的“环环相扣”的实验过程,反而是那些看似异常的“失败”之举。教学也应是情同此理。如果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就应该让学生分享课堂控制权,就应该放手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发表独到的见解,鼓励学生大胆怀疑,大胆批判。这样的课必然充满“悬念”,但一堂毫无悬念从教案中便知全部过程和结果的课也不能看成是成功的课。当然,少数只适合于接受性学习的课需另当别论。因此,教学设计应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完成的过程,它的全部完成是随课堂一起进行的。
毫无疑义,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设计也是一门艺术。但教学设计这种艺术不是体现在如何教出新花样,如何教出观赏性,而是体现在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热情,如何不断调整自己,发挥教学机智,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如何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指导。而这一切,正需要我们走出教学设计的误区。
单位:湖南岳阳市岳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