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我对朗读教学的反思
作者:涂家富 常伦介
一、朗读的现状
现在大部分教师把朗读课文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第一个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掌握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主题等,如果从层面看,这种方法是可取的,假设再深研一步,就发现了不少问题:①百人一调型,不管是什么样的课文,怎样的文体,采用什么学习方法都采取百人一调型,这样做既没有考虑学生朗读能力的参差不齐,也没有考虑到课文的语境是否适应,更没有考虑这样朗读效果如何?部分学生在无奈情况下只好像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跟着读一遍或数遍。这种一刀切履行任务型的教法效果自然不好。②放羊型,教师在上课时没有任何目标要求和指导,一学习课文就让学生朗读,第一遍朗读有什么目的?采用什么方法?第二遍朗读要解决哪些问题?教师没有明确要求,学生学得糊涂。试问:在读的过程中,学生到底读错了几个字?读破了几句话?哪段文字感触最深等等?这些信息教师全然不知,更不要说学习反馈了,这种朗读——前没有目标做领挈、后没有方法措施作后盾的教法和学法效果自然也不佳。③贫乏症,教师在朗读前没有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没有激发学习的热情,只是泛泛几言就了事,结果学生朗读时无精打彩,甚至磕睡连天,这样更难收到朗读效果。
二、朗读的要求
①朗读应该通过读音正确、清晰响亮、富有情感把文章读出来,读音正确为前提,清晰响亮富有感情作为基本要求。朗读还需要脑、目、口、耳相互综合作用来完成。②朗读还要一定的速度,现代文朗读一般每分钟500字左右,诗歌和文言文的朗读每分钟稍微少一些字数。③如果把朗读再提高一个层面,既要有再现文章的能力,又要有发现原作感情的效果。再现文章的能力主要包括不多读、少读、错读、倒读文章的内容;发现原作的能力主要蕴含着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能够同作者产生思想感情的共鸣,感染自己和听众。④朗读还可根据课文实际分成不同类型,比如:依据各自不同人物的对话,可采用分角色描摹朗读;依照不同人物性格的思想感情发展,可采取有感情变化的朗读;根据诗的不同样式,采用分节奏朗读等等。
三、朗读的检测
学生在朗读时,哪些学生未达标?哪些已达标?哪些是优秀?结止目前没有一个很好的检测方法,可能是朗读不同笔试,朗读后没有语音记载;再之学生各自分别检测也比较麻烦,费时费事,鉴于这种情况,我们采取百分量化、分小组检测比较适宜,可参考下表:
说明:为了方便起见,按座位前后四个同学为一个学习小组,每位同学对照此表给朗读的同学打分,平均60分以下为未达标,60一79分为达标,80分以上为优秀,在实施过程中,如果遇到具体情况,教师告诉学生灵活处理,如读错3个字少1分,语速过快、过慢少3分等等。
四、朗读的反思
朗读教学是一种有用的教学,尤其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有核心地位,更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表达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事则愿违,与现实朗读教学的要求距离,看乎似近其实远,没有引起广大师生的高度重视,从主观上考虑:部分老师认为朗读挤占讲解的时间,多读不如多讲,这与他们对朗读性质和内在作用认识不足关系密切,认识上不到位,就造成指导上错位,指导上错位就不能发挥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应有的作用;从客观上分析,朗读教学在应试教育上显得苍白无力,因为没法评定和检测,所以容易忽视被冷落。话说回来,朗读像一个逻辑方阵的教学,既是整个阅读组成部分的重要部分,又拥有递进性、丰富性和实用性等特点,①递进性,要想把朗读能力逐步提高,达到一定的实效标准,就要注意递进性的内涵,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朗读一遍书,就应该有这遍的目的,这一次效果,就应该比前一次有所提高,有所收获;②丰富性,朗读教学最忌的是乏味的朗读,激不起学生朗读兴趣,其中的奥秘是教师不能根据课文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朗读方法,忽视了朗读的丰富性,比如根据课文的不同内容,采用齐读、对读、分角色朗读等等;③实用性,朗读有多种功能,有效的朗读可以把学生提前带入意境被感染,为感知课文筑建了平台;朗读可以使学习课文层层推向高潮;朗读可以培养提升语感,为写作提供原动力等等。
说了这些,不管以前怎样,我们不必过多地责备,现在应该有足够认识了,因为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单位:湖北枣阳市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