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现代文教法一得

作者:赵丰华




  现代文的教学实践给语文教师带来了困惑。你说哪个高中生不识得字儿?哪个高中生没点儿思想?因为这个现状,教师教之无味,学生学之无趣。放开让学生自由学吧,他们只能依葫芦画瓢,注注音、做做题,充其量是断章取义,很难质疑,就不要说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了,怎么办呢?
  初探,认为多读有效。用之,都是双刃剑,用得好,学生博览众文,收获颇丰;用不好,则导致教师疲倦指挥,学生迟钝应战。
  经过再三努力,反复琢磨,不断尝试,终于在导入这一环节上求得了一点灵光,此所谓“乞灵”。找准学生的兴趣穴,一针扎下去,力求学生思维走出倦怠,顿生锐气。然后因势利导,走向阅读的高潮,这样读文章才有效。
  比如,《咬文嚼字》一文实在是朱光潜先生写给学生的语重心长的话语,他谆谆教诲学生“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可是学生还未成试金石,不识得此等宝物,还曰:“其真无文邪?”在引导时我先讲了学生习作中存在严重的问题——套板反应。学生的弱点被击中了。师不抓辫子,而是谈写作当中“千人一面”之流弊,又谈及“环肥燕瘦”之滥调。学生由尴尬变为洗耳恭听,盯着我的嘴,企求灵丹妙药。师故意不谈,又讲到阅读中的套板反应,尤其是中学生一味求新求奇、求偏、求刺激。学生有伸舌的、有自我解嘲的,有互相指目的,师又谈了《读出智慧》一文,使学生明白要读智慧之书,读出智慧,一味求刺激,只能读下三滥的作品,有何智慧、何出智慧?于是成熟味深长地说:“《咬文嚼字》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上等作品,是我们阅读写作的指路灯啊!”
  再让学生放声朗读,感情充沛,老师不作任何讲解,但可以感受到学生的思维在向纵深处发掘,在向更广阔的领域拓展,每个人心灵深处仿佛回响着深沉与聪颖交织的乐曲。
  是啊,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
  作为老师,首先要细读,精读,独得其妙,才能导得游刃有余,点得恰如其分。
  学生要读出味,读出现代文的真谛,老师的引导实在太重要了。
  单位:新疆沙雅二中